-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磁屏蔽薄膜
中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正经历着技术上的显著革新与进步,这些变革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传统上,该行业主要依赖多层复合屏蔽技术,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纳米复合屏蔽技术和柔性屏蔽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纳米复合屏蔽技术通过在基材中巧妙地融入纳米材料,不仅显著提升了屏蔽效能和产品的耐久性,还使得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柔性屏蔽技术的出现,则完美契合了当前电子设备轻薄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为电磁屏蔽膜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AI智能硬件
2023年,中国AI智能硬件行业在经济增长和AI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中,3C产品市场(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复苏尤为显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的出货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升温,也体现了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度渗透。与此同时,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智能汽车集成了先进的车载终端技术,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导航和车联网服务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推动了车载智能硬件需求的持续增长。在AI技术的推动下,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适应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陆续推出智能传感器专项政策支持,推动国内智能传感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未来,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高新技术智能化推动下,智能传感器在工业、汽车、消费等不同应用领域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及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稳定增长。
蓝宝石衬底材料
全球蓝宝石衬底材料行业的需求量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LED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电子市场的扩大。据统计,2023年全球蓝宝石衬底材料需求量从2021年的20211.2万片增长至23700万片,估计2024年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蓝宝石衬底材料的需求量将增长至25500万片。
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测量物体受力变形所产生的应变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交通、冶金、港口、化工、建筑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以及结构应力测试、工商业衡器、工业测量与控制、公路称重及超限检验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崛起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应变式传感器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23年,中国应变式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43.27亿元,同比增长20.63%。
丝杠
丝杠是一种能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机床和自动化设备中。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丝杠作为精密传动元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对丝杠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滚珠丝杠行业市场规模为30.80亿元,同比增长10.04%。
AI芯片
中国AI芯片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AI技术版图中的重要一环。自2015年以来,中国AI芯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从云端到边缘的全方位布局。AI芯片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AI芯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41.9%。我国AI芯片行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加速、市场细分深化以及绿色节能趋势上。未来,我国AI芯片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全球智能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
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它支撑着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欧、美、日、韩等国际大公司纷纷在我国建设化学品生产厂,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至248.09亿元,同比上涨29.7%。
六维力传感器
近年来,尽管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其整体规模仍相对有限,属于小众市场范畴。2023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4.63%。展望未来,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为行业内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激光显示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高质量视听体验需求的提升,激光显示产品如激光电视和投影仪的普及率显著提高。2023年中国激光显示行业市场规模达463.17亿元,同比增长9.22%。同时,激光显示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电影放映领域,激光影厅在院线行业的普及加快,其超长寿命和环保优势使其成为主流技术。在家用娱乐领域,激光电视凭借其大屏、高画质等特性,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教育领域,激光显示技术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激光显示还应用于车载显示、商业显示等领域,展现出其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半导体封装材料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推动,对封装材料产生了更先进、更多样化的需求,牵引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从339.9亿元攀升至416.7亿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至462.9亿元,但增长速度与2021年相比有所下滑,缩减4.3个百分点,这是因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全球半导体市场萎靡,国内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仍保持下滑态势,估计2023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幅度有限,达到527.9亿元左右。
激光雷达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机器人、测绘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激光雷达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核心元件如激光芯片、光子探测芯片等的国产化进程加速,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同时,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不断深化,从无人驾驶到智能交通、机器人、测绘等多个行业,其高精度、强感知能力的优势正逐步显现。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激光雷达正逐步向消费级市场拓展,有望融入智能家居、娱乐设备等多个日常生活场景,为公众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体验。
泳池清洁机器人
近年来,泳池清洁机器人相关技术不断发展,泳池清洁机器人逐渐具备爬壁、惯性导航、锂电池供电、远程操控等功能,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作为泳池清洁行业的新兴细分领域,在存量市场转化与增量市场提升双重动力驱动下,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的厂商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涌现一批以元鼎智能、望圆科技、思傲拓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凭借优秀的技术水平、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以及稳定的供货能力,抢占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中高端市场,并加速自有品牌出海,在全球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电子价签
电子价签是一种带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子显示装置,主要应用于超市、便利店、药房等显示价格信息的电子类标签。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门店数字化的诉求日益提升及实践推广越来越广泛,电子价签作为降低零售门店运营成本的重要工具,渗透率日益提升,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随着未来门店管理需求、消费者体验需求和场景应用需求日渐多元化,我国电子价签产业发展也将趋于智能化、个性化。
MEMS传感器
近年来,汽车产业、医疗及健康监护产业、通信产业以及手机和游戏机等个人电子消费品产业相继促进了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形成了多个MEMS传感器生产基地,MEMS传感器商业化的进展明显加快。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产业链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MEMS传感器的产业重心也在不断迁移,我国成为MEMS传感器发展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受汽车产业振兴、智能手机、4G/5G网络建设等利好因素影响,温度传感器发展较快,温度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共同推动中国温度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国内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80.21亿元,同比增长9.2%。随着下游产业对温度传感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温度传感器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未来,温度传感器制造商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和定制化生产,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