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保险箱
保险箱是一种用于安全存储贵重物品、重要文件和数据等的设备,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其市场应用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开始关注个人财产的安全存储问题。另一方面,金融、商业、国防等领域需要更高级别的安全存储设备来保持现金、重要文件等物品。叠加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升级,使得智能锁、指纹锁、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在保险箱行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保险箱产业得以迎来新一轮产品更新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了行业规模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保险箱行业规模已增至225亿元左右,其中,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电子保险柜细分市场正在加速扩大。
交流电动机
当前,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深刻转变。企业纷纷加大对高性能、高效率、低能耗电机的研发投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推动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逐渐普及,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2023年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3.68亿千瓦,同比减少14.25%。这一下降趋势可能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
AI芯片
中国AI芯片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AI技术版图中的重要一环。自2015年以来,中国AI芯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从云端到边缘的全方位布局。AI芯片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AI芯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41.9%。我国AI芯片行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加速、市场细分深化以及绿色节能趋势上。未来,我国AI芯片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全球智能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
汽车智能诊断
近年来,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平均车龄增长、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带动服务的智能化、多样化需求推动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提升。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8亿元。未来,随着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标准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汽车智能诊断系统将实时监测和评估车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故障,汽车智能诊断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汽车智能诊断产业链将会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通过打通上下游数据,实现极致的产销协同和最优的资产效率。
电动平衡车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要求提高,电动平衡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内生产商持续扩大产能,提升产品供应能力。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平衡车产量达到1283万台,其中中国电动平衡车产量为1159万台,海外电动平衡车产量为124万台。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占据全球电动平衡车绝大部分的产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两轮电动车社区充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两轮电动车作为一种轻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短途通勤、外卖配送还是日常出行,两轮电动车都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然而,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充电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家庭充电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难以满足大量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因此,社区充电站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的有效途径。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社区充电行业市场规模为77.5亿元,同比增长44.59%。
核酸药物
截至2023年年末,全球核酸药物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共有19款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包括9款ASO药物和7款RNAi药物。202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4款小核酸药物,具体包括siRNA药物Rivfloza(vutrisiran)、反义核酸ASO药物tofersen、eplontersen以及核酸适配体Aptamer药物Izervay。然而,2023年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为1558.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36%。这一下降趋势的形成原因,主要与新冠疫情逐渐常态化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率的上升有关,导致mRNA新冠疫苗的需求量大幅减少,进而影响了相关产品的销售额。
多肽药物
2023年,中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达596.03亿元,同比增长0.78%。多肽药物市场可以根据药物类型、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进行细分。其中,按药物类型划分,GLP-1多肽类药物在多肽药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为13.03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94亿元。预计2024年,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57.08亿元,增速高达67%。此外,司美格鲁肽等明星药物的上市和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推动了多肽药物市场的增长。
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是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其通过调节气体的压力,将空气压缩机形成的压缩空气送入弹簧和减震器的气室,从而实现车辆的高度和硬度的调节。空气悬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动悬架,与传统悬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弹性元件的升级,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及气泵等部件,赋予悬架智能动态调节功能,结构更为复杂。空气弹簧和电控减振器是空气悬架的核心部件。空气弹簧用于调节高度与刚度,电控减振器用于调节阻尼。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41.2万辆,同比增长47.67%;渗透率达3.6%,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工业涂料
工业涂料是专供工厂产品涂装的涂料,涵盖交通涂料、其他涂料等。其中交通涂料可以细分为汽车涂料、船舶涂料等。工业涂料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尤其是应用于航空、船舶、汽车、风电等领域的高性能涂料代表了业内最高技术水平。作为涂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汽车、船舶、家具、家电、集装箱、桥梁、钢结构、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工业涂料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工业涂料产量约为2070万吨。
钢丝绳索具
钢丝绳索具是由钢丝绳经过加工和组合制成的起重用具,广泛用于起重、吊装、牵引和固定等领域。它通常由钢丝绳、连接件和其他附件组成,通过各种编织或压制方式形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索具。钢丝绳索具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损、柔韧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苛刻的操作条件。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钢丝绳索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9亿元。未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海洋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持续投资,未来市场规模有望逐步回升。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复合材料分类方式分为三种,主要包括按组成分类、按结构特点分类和按基体材料分类。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2861亿元,2018-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9%。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良好,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它支撑着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欧、美、日、韩等国际大公司纷纷在我国建设化学品生产厂,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至248.09亿元,同比上涨29.7%。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长激素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促进肌肉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此外,生长激素还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领域,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不断增长,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6.42亿元左右,同比上涨8.4%。
牛磺酸
牛磺酸作为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已经被证实有增强免疫力作用,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牛磺酸行业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推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2022年受海外通胀及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头部企业缩减生产规模。导致行业产量小幅下降5.77%至7.67万吨。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市场疲软,下游客户去库存进展缓慢,加之新的生产厂家进入,行业内竞争加剧,牛磺酸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与上年相比降幅超过30%。2023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达到7.94万吨,同比小幅增长3.52%。
绝缘材料
近年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这一方面是随着电子、电气、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绝缘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绝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为绝缘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据统计,2019-2022年中国绝缘材料行业产量从216.2万吨增长至249.79万吨,2023年行业产量达到约254.51万吨,同比上涨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