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
目前,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渗透率达到85%,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超过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金额达到140多亿元。在国庆假期期间,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20%,显示出移动支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政府对移动支付的支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移动支付得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量达443.32亿笔,总支付金额为15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和5.17%。
绿色债券
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更是新时代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产品的主力军,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23年末,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49万亿元,存量规模1.99万亿元;截至2024年6月底,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74万亿元,存量规模2.04万亿元。
绿色信贷
自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信贷市场持续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体系化建设最为完善的领域。2023年监管部门继续优化绿色信贷政策保障体系,从产业指导目录更新、信贷支持配套政策完善等角度推动绿色信贷市场有序发展。更多银行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发展绿色金融,并积极加入国际原则。截至2023年末我国人民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形式涵盖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不仅为环保及可持续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可持续的投资选择。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绿色债券、碳配额交易、绿色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绿色金融规模日益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48万亿元;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是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
绿色保险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其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独特优势。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实践,保险行业通过标准制定、产品创新、服务扩展等多维度措施支持绿色发展。从市场实践看,国内绿色保险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在丰富产品种类与创新服务类型方面进行多项积极探索。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8亿元,占行业总保费的4.5%;累计提供保险保障金额高达70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