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镁冶炼
2023年我国原镁产能136万吨,近几年基本稳定;原镁产量82.24万吨,同比缩减11.9%;镁合金产量34.52万吨,同比缩减3.5%;镁粉产量11.94万吨,同比增长15%。
水牛奶
2022年我国水牛奶产量约为289.5万吨,位居世界第三,2015-2022年,我国水牛奶产量在全球奶产量中的比重分别为由2.49%降低到2.02%。
精制棉
精制棉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几千吨发展到现在产能46.2万吨。精制棉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广泛用在硝化棉、纤维素醚类系列产品,2022年需求量达到41.5万吨。市场价格来看,前几年环保政策的收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均价,但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产能也在扩大使得价格回落至平稳状态,2022年市场均价接近7968亿元。
鱼糜制品
2022年中国鱼糜制品市场规模203.39亿元,同比增长8.58%;2023年中国鱼糜制品市场规模约为221.49亿元,同比增长8.90%。
化学试剂和助剂
据统计,2023年中国化学试剂和助剂行业销售收入为6936.18亿元,较2022年增长116.93亿元;利润总额为547.79亿元,较2022年增长20.1亿元。
功能高分子塑料
随着分子塑料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业链体系日渐完善,全球高分子塑料市场规模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高分子塑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089亿美元增长至8412亿美元。
鸡尾酒
通过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的消费者的关注、消费以及推广,预调鸡尾酒品类的关注度迅速得到提升。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预调鸡尾酒的人均消费量仍较低,但增速较快,2023年我国预调酒行业收入规模约为59.5亿元。
婴幼儿辅食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几个因素的共同推动:首先是新生代父母对婴幼儿精细化养育的重视程度提升,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绿色、纯净、有机的高端辅食产品,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高品质婴幼儿辅食的购买力增强;再者,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完善也为辅食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辅食品牌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成功扩大了市场渗透率,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为527亿元,2013-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8.2%。
汽车芯片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新能源汽车中的许多功能,如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器、电机控制器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芯片。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巨大。随着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汽车需求的提升,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2亿美元。
巴氏乳
随着国内冷链物流和生鲜电商快速发展,加之人们对健康和生鲜产品追求持续提升,我国巴氏奶整体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0年疫情影响整体零售下降明显,2021年市场回暖,巴氏奶零售额达76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5.1%,2022年中国巴氏乳行业零售额约为874亿元。
铝压延加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铝加工行业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铝冶炼及加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加之行业下游的建筑、汽车、家电、电子电力等行业的发展,对铝压延加工产品的需求也是稳步上升。特别是在近年来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铝箔需求大幅增长,各企业纷纷切入赛道或进行扩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铝压延加工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板带产量为1350万吨,同比下降2.2%;铝箔产量为510万吨,同比增长1.6%。
金属密封件
密封件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密封件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现阶段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的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成为我国工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我国金属密封件下游客户分为存量和增量两类市场,由于其价值量占比较低,对于投资百亿级的大型设备而言,其价值量甚至可以忽略。但密封件属于易耗品,一般1-3年就需要更换,且密封件重要程度很高,压缩机、泵等设备应用于高温、高压、高危介质的环境下,一旦泄漏,对环境、工作人员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都不言而喻。因此,相比于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的附加值更高。
粗钢
粗钢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粗钢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行业产量快速增长。2020年以来,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限”、能耗“双控”、市场剧烈波动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粗钢的产量及消费量均出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19亿吨,同比增长0.1%;消费量约为9.4亿吨,同比下降2.1%。
半导体光罩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半导体光罩市场规模为44.73亿元,2021-2022年我国半导体光罩市场规模分别为77.95亿元和87.14亿元,细分产品来看,其中石英类光罩市场规模占比较高,主要受产品性能优异导致,未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和国产化替代需求持续增长将带动我国整体半导体光罩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轴承
从产量来看,截至2022年我国轴承行业产量为259亿套,同比增长11.2%,我国轴承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行业产值与规模难以短期大幅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
集装箱
2023年,整体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持续加息和地缘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欧美居民消费和全球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而且随着海外港口和供应链拥堵的逐步改善,全球流通集装箱出现冗余,新箱市场遭遇周期性低谷。从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为10188.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