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长春市着力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汽车产业是长春市的第一支柱产业,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汽车产业首先要突破。近年来,长春市围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整车、零部件全链条升级,正以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增长点,带动全产业链发展。2024年长春市新能源车产量达到20万辆。同时,长春市还将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光电信息、绿色能源等作为具有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积极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引领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2024年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12.5%。


上市企业:一汽解放(000800)、 一汽富维(600742)、长春一东(600148)、富奥股份(000030)、英利汽车(601279)、迪瑞医疗(300396)、长春高新(000661)、百克生物(688276)、百克生物(688276)


相关企业: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四环变速箱汽车零件有限责任公司、长春阳光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长春市宏观经济分析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总面积24744平方公里。2024年,长春市精准施策、全力拉动,经济大盘总体稳定,2024年长春市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7.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99.15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4425.74亿元,增长5.1%。

2019-2024年长春市生产总值


2024年,长春市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381个,251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2024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

2019-2024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长春市外贸工作以“稳”字为先,稳中求进,强化政策落实,提高对外贸企业的服务质量,激发外贸领域发展活力。长春市还不断用好外贸载体和窗口,加快融入对外贸易新发展格局,协调推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等外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集聚发展。2024年,长春市进出口总额1275.06亿元,增长4%。其中,进口总额930.33亿元,增长4%;出口总额344.73亿元,增长4.1%,进出口相抵,贸易逆差585.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45亿美元,增长3.5%。

2020-2024年长春市进出口总额


二、长春市产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长春市着力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长春市在《长春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2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力争达到40%。培育1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包括全产业链汽车产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文旅产业(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6000亿元,商贸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0亿元,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均达到1800亿元,光电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4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现代农业总产值均达到12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产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均达到1000亿元。

到2030年长春市产业发展目标


从产业集群来看,2022年,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晋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东北地区体量最大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长春市还拥有长春汽车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长春高新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长春市国家级产业集群


为落实吉林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以“六城联动”作发力点和突破口,稳中求进,进中求质。“六城联动”是以培育壮大“1+6”主导产业为核心,打造汽车万亿级产业和高端装备、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能源、文旅等6个千亿级产业,每个“城”确定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

长春市“六城联动”产业布局


三、长春市汽车产业分析


长春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70多年前,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奠基,奠定了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也让汽车成为长春一张最闪亮的金名片。如今,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变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以传统汽车产业为主体的长春向“新”图强,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的目标迈进。数据显示,2023年,长春市汽车工业实现产值4564.5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汽车整车实现产值3165.4亿元,零部件实现产值1399.1亿元。全年长春市统计口径累计产销整车分别为155.8万辆和1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7.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8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2%和62.7%。2024年长春市新能源车产量达到20万辆。

2022-2024年长春市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


从销量来看,2024年长春市乘用车消费需求相对偏弱,全年乘用车销量23.99万台,同比下降0.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56万台,增长44%,其中插混的贡献巨大,部分纯电动需求有所萎缩。

2021-2024年长春市乘用车销量


长春市紧盯汽车产业万亿级发展目标,加快构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核双翼三区多点”空间布局。一核引领即汽开区,重点发展整车和核心配套;双翼提速即经开、北湖、中韩新能源配套发展翼,净月、高新汽车电子和后市场服务发展翼;三区协同即绿园区、宽城区、公主岭市等区域,围绕汽开区重点协同发展关键配套产业;多点支撑即其他汽车产业传统优势区域,转型发展新能源配套。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布局


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呈现“整车实力强”“配套体系强”“生态打造强”等优势特点,红旗、解放、奔腾、大众、丰田、奥迪新能源6大整车厂整车产能近200万辆,覆盖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全领域,构建了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在零部件领域,全市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千余家,有大陆、纬湃、法雷奥等世界100强国际零部件领军企业,以及富维、富奥、富晟、旭阳等本地骨干配套企业。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工业等9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还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等86家独立科研机构,吉林大学等21所驻长高校开设汽车专业。作为长春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汽车工业正带动全产业链发挥出巨大能量,推动省市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分析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产业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拥有深厚医药产业基础和科教条件的长春,将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赛道之一,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创新驱动,培育增长动能,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2024年,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医疗服务业(含医美)达到377.78亿元,医药工业达到318亿元,医药流通业达到404.22亿元。

2022-2024年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


2024年,长春市出台了《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三年突破行动计划》,产业发展的定位更加明晰,提出构建“一核一心三极多园”空间布局。做优“一核”即长春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以朝阳区和南关区为核心区,以净月高新区、长春新区(高新片区)、朝阳经开区、南关区南部新城为联动拓展区,整体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精“一心”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把握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机遇,加快推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与市妇产医院合作共建,精准弥补我市医疗服务在人才、资源、设备、机制、理念等方面短板,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同时,全力支持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本地优质医院建设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做强“三极”。以经开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净月高新区为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快速突破“三极”。做大“多园”。推动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北药园、长春北湖精细化工产业园等特色医药园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空间布局


五、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长春不断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强创新与产业的互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焦发展关键领域及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汽车产业是长春市的第一支柱产业,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汽车产业首先要突破。近年来,长春市围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整车、零部件全链条升级,正以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增长点,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长春市还将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光电信息、绿色能源等作为具有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积极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引领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未来,长春市将继续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突破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长春不断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强创新与产业的互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焦发展关键领域及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汽车产业是长春市的第一支柱产业,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汽车产业首先要突破。近年来,长春市围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整车、零部件全链条升级,正以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增长点,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长春市还将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光电信息、绿色能源等作为具有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积极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引领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未来,长春市将继续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突破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