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文争

文争

资深行业分析师

文章 · 1555 浏览量 · 873.4万

2025年江苏江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动产业朝着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图]

江阴市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总面积986.97平方千米,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十四五”期间,江阴全力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加速完善“345”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朝着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2025年福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3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图]

福州简称“榕”,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十四五”时期,福州市推动“142”产业体系转向“344”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纺织化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产业链布局加速完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5年天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图]

天津市,简称“津”,是我国直辖市之一。近年来天津市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重点产业链支撑效应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基础持续加固。2024年,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2.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2025年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图]

昆山市,别称鹿城,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是江苏省直管试点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近年来,昆山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2+6+X”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带动昆山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破万亿元,2024年,昆山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再上一个千亿级台阶,达12398.4亿元,在高基数下实现7.6%增长。

2025年郑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六大主导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优势加速形成[图]

郑州是河南省会,是国家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核心增长极。郑州市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主导产业集群。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2025年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图]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长春市着力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年南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深化实施“8810”行动计划,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图]

近年来,南昌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4年,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7800.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当前,以产业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分工形态已成为南昌产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制定推出产业链现代化“8810”行动计划——全力做大做强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8个标志性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年均10%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目标。2024年南昌市规上工业“8810”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2025年中国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及新质生产力研判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拥有独特的优势,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大。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促进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和部门加速成长,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025年合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打造“2+5+3+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强劲[图]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正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根据“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形成“2+5+3+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

2025年武汉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构建“965”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图]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是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965”现代产业体系(即9大支柱产业集群、6大新兴产业领域、5大未来产业方向)。近年来,武汉市凭借充足的智力资源、强大的产业支撑、良好的创新生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等优势,不断壮大培育新质生产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