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昆山聚焦“2+6+X”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深化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全面激活企业创新动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增长10%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近3000亿元,增长2%以上。新显示、新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元宇宙、先进计算等未来产业加码布局,持续为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聚力增效”。


上市企业:龙腾光电(688055)、清越科技(688496)、沪电股份(002463)、维信诺(002387)、伟时电子(605218)、春秋电子(603890)、科森科技(603626)、佰奥智能(300836)、华辰装备(300809)、东威科技(688700)


相关企业:昆山龙腾股份有限公司、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亿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昆山百创光电有限公司、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昆山思特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日月新半导体(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兴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米迪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昆山艾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川崎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昆山鑫泰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昆山凯尔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莱库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华太轻型飞机有限公司


一、昆山市宏观经济分析


昆山市,别称鹿城,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是江苏省直管试点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市域面积9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15万人,辖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综合保税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省级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旅游度假区及8个镇。2022年昆山市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县级市,2024年为昆山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第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0.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81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786.07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563.2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0.6:51.8:47.6。

2019-2024年昆山市生产总值


昆山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破万亿元,2024年,昆山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再上一个千亿级台阶,达12398.4亿元,在高基数下实现7.6%增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7.6%、41%。

2021-2024年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不断集聚“沿沪对台”优势,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并逐渐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昆山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852.0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280.50亿元,同比增长4.6%。

2020-2024年昆山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昆山市产业结构分析


2022年,昆山市发布《昆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支撑、领军企业集聚、低碳高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发展动力、质量效益实现重大转变。构建“2+6+X”产业体系,打造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两个5000亿级主导产业。

昆山市“2+6+X”产业体系


近年来,昆山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2+6+X”产业体系加速构建。2024年1月,《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围绕构建“2+6+X”现代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加快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延伸布局、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升级,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部件转型发展。随后于2024年5月,昆山市发布《昆山市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面向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信创安可等领域,加强产业分析研判,凝练形成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实施国际化“揭榜挂帅”项目,根据技术清单发布项目指南,面向全球“揭榜挂帅”,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给予奖励。

昆山市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


三、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分析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上世纪90年代,昆山从“拆分笔记本电脑”起步,逐步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至今保持着全球笔电“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份额。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江苏昆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凭借着持续的创新投入,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为千亿级产业市场。2023年,昆山市规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6969.04亿元,同比增长超15%,2024年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增长10%以上。随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融合进程正在加快。

2021-2024年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集中在昆山开发区,由昆山开发区承担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具有产业链条“全”、产业规模“大”、研发水平“高”、技术理念“先”等鲜明特点。经过多年锤炼,以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为龙头,以新型平板显示、通讯、半导体等产品为支撑的“一强多元”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一批对完善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在昆山扎根。无论是光电产业领域,集聚友达、龙腾、国显、恒美等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形成从“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装备”的完整光电产业链条,还是集成电路领域,引育半导体企业近70家,形成从上游半导体材料设备、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到下游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亦或是智能终端领域,拥有包括世硕、仁宝、立臻、南亚等“产业航母”在内的终端制造企业千余家,形成“电子材料—零组件及系统部件—整机生产”的垂直整合生态产业链体系,都为聚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


昆山市高端装备产业市场分析


高端装备产业是昆山市全力做大做强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昆山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产业,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抓手。2024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近3000亿元,增长2%以上,形成了从精密零部件到智能装备的全链条布局。 从细分领域来看,2023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为805.82亿元、579.29亿元、102.35亿元。

2021-2023年昆山市装备制造业产值(亿元)


昆山市集聚了大量的装备制造企业,包括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米迪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昆山艾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乔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昆山快克捷特精密机床有限公司等智能装备企业,昆山高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苏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罗曼轨道设备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昆山凯尔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莱库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华太轻型飞机有限公司等航空航天装备企业。

昆山市装备制造领域部分企业


五、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近年来,昆山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科技创新、人才支撑、金融活力三方面发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2+6+X”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深化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全面激活企业创新动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显示、新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元宇宙、先进计算等未来产业加码布局,持续为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聚力增效”。未来,昆山市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构建产学研有效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新能源、信创、高端食品、医美抗衰与医疗器械等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进一步发挥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

近年来,昆山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科技创新、人才支撑、金融活力三方面发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2+6+X”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深化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全面激活企业创新动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显示、新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元宇宙、先进计算等未来产业加码布局,持续为昆山市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聚力增效”。未来,昆山市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构建产学研有效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新能源、信创、高端食品、医美抗衰与医疗器械等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进一步发挥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