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郑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六大主导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优势加速形成[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六新”,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郑州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产基地。郑州市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主导产业集群。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8.2%、13.3%、9.2%。


上市企业:宇通客车(600066)、众智科技(301361)、宇通重工(600817)、光力科技(300480)、汉威科技(300007)、四方达(300179)


相关企业: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郑州联创电子有限公司、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河南奇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郑州兴飞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迅迈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世基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凯利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首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乐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神阳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省创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金昌威电子有限公司、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郑州翼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郑州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郑州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郑州东昇车汽零部有件限公司、郑州金瑜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郑州豫兴汽配有限公司、郑州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延锋(郑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柯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安电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郑州市宏观经济分析


郑州是河南省会,是国家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核心增长极。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为国家级)和郑东新区4个功能区。全市总面积7567.22平方公里。郑州经济增长出色,在河南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2024年郑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32.1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83.1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57.8亿元,同比增长4.3%。

2020-2024年郑州市生产总值


郑州市创新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新产业培育加速推进。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3.7%、10.4%、10.1%。

2021-2024年郑州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


郑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2023年,郑州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9.8亿元,全省占比超过30%,强度达到2.7%,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占比6.5%,应用研究占比12.4%,实验发展占比81.1%。

2020-2023年郑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


郑州产业结构分析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通知。郑州实现零的突破——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成功入选。此外,郑州市还拥有巩义市高精铝制造产业集群、中牟县新能源专用车制造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郑州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郑州市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郑州市国家级产业集群


郑州市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主导产业集群。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8.2%、13.3%、9.2%。

2021-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


从空间布局来看,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新材料等高耗能重工业多集中分布于郑州市偏西部区县;食品制造、服装家居等轻工业集中分布于郑州市中部区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郑州市东部区县布局较多;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依托郑州市内航空港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这四个功能区,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并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郑州市各地主导产业


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市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撑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 2022年6月郑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目前,郑州市已发展形成以智能手机、计算终端为核心,智能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为优势,5G及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为战略的产业体系。2024年,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9.2%,规模突破8000亿元,进一步凸显出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2024年郑州航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5180.8亿元,增长5.6%。


多年来,郑州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已初步形成“三基地”(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主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以郑州高新区为主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以金水区为主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优势。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经过多年的延链、强链、补链,郑州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培育了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聚了富士康、超聚变、汉威科技等6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部分企业


郑州汽车产业分析


1969年12月,郑州市第一家汽车生产企业“郑州汽车制造厂”竣工投产,并生产出全省第一辆汽车——郑州牌130汽车,由此拉开了郑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序幕。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先后在郑州新建、扩建了郑州车辆厂、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郑州客车厂、郑州轮胎机械厂、郑州工程机械厂等一批以重工业为主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郑州汽车工业的基本框架。1993年3月,郑州的汽车制造业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利用部分国有资产,与日本、泰国有关各方共同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郑州日产,这也是日产公司在国内的第一家合资公司。进入新世纪以来,郑州的汽车工业开始加速,特别是2004~2013年,郑州市整车产量保持年均25%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蓬勃发展、蓄势腾飞的姿态。近年来,郑州市汽车产业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汽车产业作为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2022年6月郑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近年来,郑州瞄准“打造全国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目标,奋力向前。2022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6.98万辆。2023年郑州市凭借31.6万辆的成绩,首次跻身新能源汽车产量TOP10城市。2024年,全市下线新能源汽车62.6万辆,同比增长98%,由此带动全市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

2022-2024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近年来,郑州市轿车、SUV、新能源汽车生产实现从无到有,轿车自2010年开始生产,SUV自2012年开始生产,新能源汽车自2015年开始生产。目前,郑州市已形成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主要布局在经开区、航空港区、中牟县、管城回族区、荥阳市和登封市。

郑州市汽车产业布局


当前郑州市拥有比亚迪乘用车、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等7家整车企业;拥有宇通重工、郑州红宇、郑州宏达、佛光发电等专用车企业十余家;拥有精益达、比克电池、泰新座椅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

郑州市汽车产业部分企业


郑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目前,郑州正处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处于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六新”,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郑州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产基地。未来郑州市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等产业抢滩高精尖技术,提升高能级群链,促进规模化倍增发展。

目前,郑州正处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处于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六新”,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郑州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产基地。未来郑州市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等产业抢滩高精尖技术,提升高能级群链,促进规模化倍增发展。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