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多年以来,中国都是以机械衡器为主,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对电子衡器的使用和对大型自动衡器的研制。目前,电子衡器的应用已经扩展至微量称重至大型专业称重的各个范畴,催生了上千种规格的衡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继承了古老天平的平衡原理,更融入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了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些革新使得衡器在商品交换、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衡器产量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所上涨,但2022-023年期间,受海外通胀等因素影响,需求量有所下滑,进而导致国内企业缩减生产规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衡器(秤)行业产量同比下降1.8%至10800万台,2024年行业产量逐步恢复,达到12000万台,同比上涨11.1%。
相关上市企业:香山股份(002870)、海川智能(300720)、乐心医疗(300562)、芯海科技(688595)、晶华微(688130)、韦尔股份(603501)、中航电测(300114)、隆扬电子(301389)、澜起科技(688008)、紫光国微(002049)等。
相关企业: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系统设备有限公司、中山佳维电子有限公司、查氏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恒衡器股份有限公司、凯丰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顶尖电子有限公司、中山佳维电子有限公司、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福州科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衡器、衡器芯片、产量、进出口金额、智能化
一、衡器行业相关概述
衡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定物体质量的仪器,它主要依据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进行工作。在构成上,衡器通常包括承重系统(例如秤盘)、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这三个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功能和使用方式的不同,衡器可以大致分为杆秤、机械式秤和电子秤这三大类别。
计量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计量衡器检测与原材料、工艺装备并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对科技创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衡器产业发展,如2023年9月发布的《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强仪器仪表产业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推动智能传感、远程测试、在线测量、智能检测、软件可信度评测等技术在仪器仪表产业的应用。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衡器产业发展,如2025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将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统筹纳入“十五五”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衡器产业园园区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衡器产业园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建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予以重大项目支持。
二、衡器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衡器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以及芯片、传感器、显示器件等电子元件。这些原材料和电子元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衡器的生产成本、测量准确性和市场竞争力。中游是指衡器行业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衡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医疗、煤炭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衡器的应用领域还将继续扩大和深化。
衡器芯片是一种用于衡器的微处理器芯片,主要用于实现衡器的测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它通常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可以实现衡器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处理,提高衡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衡器芯片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机械衡器时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和不断进步,衡器芯片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当下,衡器芯片行业正处于智能化和物联网应用的前沿,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精度、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据统计,2024年中国衡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78亿元,同比上涨4.44%。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衡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三、衡器行业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中国都是以机械衡器为主,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对电子衡器的使用和对大型自动衡器的研制。目前,电子衡器的应用已经扩展至微量称重至大型专业称重的各个范畴,催生了上千种规格的衡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继承了古老天平的平衡原理,更融入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了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些革新使得衡器在商品交换、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衡器产量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所上涨,但2022-023年期间,受海外通胀等因素影响,需求量有所下滑,进而导致国内企业缩减生产规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衡器(秤)行业产量同比下降1.8%至10800万台,2024年行业产量逐步恢复,达到12000万台,同比上涨11.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我国衡器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2023年中国衡器产品进口金额达到1.78亿美元,出口金额达到19.21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17.43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我国衡器产品累计出口额9.75亿美元,同比增长4%,这显示出中国在衡器出口领域的强势地位。但我国衡器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在应用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衡器方面,国内还处于依赖进口解决供应的阶段。所以我国仍需从国外进口。
四、衡器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衡器市场总体集中度较低,尤其是低端市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极为激烈。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顶尖电子有限公司、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广东海川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预计未来随着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变窄,企业破产和并购数量会逐渐增加,市场集中度提高为大势所趋。
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75年,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大潮发展成长起来的综合性智能制造上市集团。公司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和衡器两大业务。在衡器业务方面,公司主要是向家庭用户提供创新的健康智能产品 ,同时为商业用户提供优质的称重计量产品及专业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衡器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据统计,2020-2023年公司衡器营业收入整体呈下降态势,特别是在2022年以来,受海外通胀、地区冲突等叠加影响,公司衡器业务承压。直到2024年上半年才恢复增长状态,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0.41%至3.57亿元。
广东海川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自动衡器研发生产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等环节服务。公司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塑料化工、自来水等行业的称重、计量、连续配料等工序的自动计量。近年来,公司在智能衡器领域的全面开拓,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重要贡献。2024年,随着产业升级、人力成本增加、面对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相关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等因素,公司自动衡器需求不断增加。上半年公司计量设备实现营业收入0.87亿元,同比上涨7.75%。
五、衡器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衡器,作为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衡器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智能化变革。智能衡器作为这一变革的产物,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它不仅具备高精度的称重功能,还能够自动记录、分析测量数据,并通过云计算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2、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各行各业对精确测量和称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对高质量衡器的需求将持续推动行业的发展。未来,衡器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除了传统的工业用途外,新兴领域如环境监测、健康医疗等也将逐渐成为重要的市场部分,促使衡器制造商开发更多符合特定需求的专用产品。
3、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衡器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国内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衡器企业还积极与国际知名衡器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国内企业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衡器产品走向世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衡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衡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衡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2022-2024年中国衡器行业技术及产品研发状况,中国衡器行业重点企业发展状况分析,衡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分析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