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构建“3+5+N”重点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图]

内容概要:作为内蒙古的工业重镇,包头在钢铁、稀土、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经济实力长期位居自治区前列。包头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空间布局以“两带三区”为框架,形成了沿黄高质量发展带与山北循环产业承接带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链集群分布以“3+5+N”体系为核心,覆盖稀土、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氢能、储能、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同时布局低空经济、半导体、退役新能源装备回收等未来产业。


上市企业:北方稀土(600111.SH)、包钢股份(600010.SH)、英思特(301622.SZ)、天和磁材(603072.SH)


相关企业: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天石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中航储能(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新达能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市旭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南风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特变电工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稀土新材料晶硅光伏高端装备制造“3+5+N”产业集群


一、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载体的先进生产力。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二、内蒙古包头市经济运行情况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华北与西北地区的交汇处,是连接两大区域的重要枢纽。作为内蒙古的工业重镇,包头在钢铁、稀土、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经济实力长期位居自治区前列。近年来,包头市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重点培育稀土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57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3.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45.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85.8亿元,增长4.5%。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3.1%、46.9%和50.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7.0%和30.9%。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凸显了包头市作为工业重镇的核心地位。

2020-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单位:亿元)


包头市作为新中国最早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稀土等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完备工业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分别高于全国(5.8%)和全区(6.8%)8.5和7.5个百分点,连续5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三大门类看,2024年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9%,制造业增长1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在32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9.4%。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5.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6.3%,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支柱产业方面,2024年包头市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业四大产业齐头并进,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30.5亿元、1007.5亿元、1009.8亿元和1002.1亿元,共同构筑起工业经济的“四梁”。三大旗帜产业表现尤为亮眼: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27.3%,晶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26.1%,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08.5%。这三大产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6%,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新质生产力布局方面,随着“3+5+N”重点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2024年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3%,其中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30.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0和16.4个百分点。在鑫元硅、美科、大全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动能积聚效应显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4%,增速连续12个月保持在30%以上,为包头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0-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2%)和全区(13.6%)15.4和5.0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投资活力。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9.1%,实现跨越式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1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投资小幅下降0.4%。


包头市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增长潜力,推动新能源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全市新能源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4%,增速较前11个月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光伏项目完成投资增长9.4%,风电项目完成投资增长57.8%,制氢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3倍,储能项目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四类新能源项目合计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7个百分点,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0-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包头市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消费比重显著增加。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2.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自下半年起逐月攀升,分别高于全国(3.5%)和全区(4.5%)1.6和0.6个百分点,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拉动效应持续释放,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具体来看,2024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增长19.6%,较1-11月提高2.9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64.3%,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1.4%,显示出家电消费的旺盛需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绿色消费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市限额以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商品零售额增速连续4个月实现成倍增长,全年增长235.2%,远超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的平均水平,较1-11月提高29.9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高度青睐。

2020-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三、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政策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能源和资源基地,也是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包头市作为呼包鄂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包头市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政策包括:《包头市科技“突围”工程实施方案》《包头市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若干政策》《包头市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包头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包头市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4-2025年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


其中,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政策围绕“聚焦重点攻坚提效,充分激发创新动能”、“聚焦科技赋能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优化创新服务,厚植创新发展生态”三大核心领域,制定了21条具体措施,旨在全面推动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聚焦科技赋能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推动新动能加速集聚、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为此,政策部署了五大重点任务:纵深推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高质量推进“世界绿色硅都”建设、全面推进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战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这些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包头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引领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内蒙古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五大任务


在2025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为新一年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重点部署了三大关键任务,旨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加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年内科技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1100家。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建设中试示范线20条以上,推动科技成果快应用、快落地、快转化。三是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年内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5个以上、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8000人以上,同时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3万人、高技能人才3000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些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包头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布局


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空间布局及产业链集群


近年来,包头市全力推进“3+5+N”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3”是指稀土、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包头市依托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确立了其在全球稀土产业中的核心地位。稀土产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构建了从稀土开采、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包头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同时,包头市积极布局晶硅光伏和风电装备产业,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打造“世界绿色硅都”和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


“5”是指金属材料、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和储能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头市通过引入尖端技术和创新人才,推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金属材料产业向高端化、轻量化转型;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依托本地制造业基础,构建完整产业链;氢能和储能产业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N” 代表N个未来产业方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包头市立足国家、自治区战略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半导体、退役新能源装备回收等新兴产业,培育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为包头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过“3+5+N”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构建,包头市正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内蒙古包头市“3+5+N”现代化工业体系


包头市产业空间布局遵循“两带三区”战略,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形成沿黄高质量发展带与山北循环产业承接带的协同格局。


“两带”:


沿黄高质量发展带:以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金属深加工园区、铝业产业园区、九原工业园区、土右新型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煤化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山北循环产业承接带:以达茂巴润工业园区、金山工业园区、石拐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推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高标准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钢铁、稀土前端产业、氟化工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进中心城区及周边原材料工业及前端工序“北上”“东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三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推动产业改造升级,攻克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无人驾驶矿用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九原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强化国家高新区品牌建设,推动两园区协同合作,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能源产业区:依托山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园区,加大对核能、氢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推动现代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两带三区”战略,包头市实现了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推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空间布局


从产业集群看,目前,包头市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形成了稀土、钢铁、铝业、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和文旅产业六大核心产业集群,呈现“多极支撑、沿黄集聚、山北承接”的分布格局。

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分布情况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3+5+N”现代化工业体系为核心的重点产业链布局。其中,包头市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形成了从稀土开采、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是全球稀土产业的核心区域,集聚了北方稀土、包钢股份、英思特、天和磁材等多家龙头企业。

内蒙古包头市重点产业链及代表性企业


内蒙古包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包头市依托资源禀赋与政策创新,已形成“稀土引领、新能源驱动、高端装备支撑”的发展模式。未来,通过产业融合升级、技术突破和开放合作,包头市将进一步巩固“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绿色硅都”地位,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1、科技创新驱动,加速产业升级


包头市作为老工业基地,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稀土引领、新能源驱动、高端装备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依托稀土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科技型企业总数突破1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2、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


包头市将全面落实“双碳”目标,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


3、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


包头市将进一步完善“3+5+N”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优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4、区域协同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包头市将深化与呼包鄂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中心城区及周边原材料工业“北上”“东进”,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本文采编:CY379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