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江西抚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初步构建了工业“2+4”产业和县(区)“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抚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好工业创新攻坚战,初步构建了工业“2+4”产业和县(区)“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乘势而上、进位赶超的良好态势,2024年,抚州市“2+4”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064亿元,同比增幅超10%,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75%。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优势产业能级不断提升,2024年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1008亿元,实现千亿产业“零”的突破;2024年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15.2亿元。电子信息、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强基赋能。


上市企业:博雅生物(300294)、新元科技(300472)、志特新材(300986)


相关企业: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巨晟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荣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抚州圣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西驰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西凯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抚州中垣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胜洋减震器有限公司、抚州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铜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江铜集团东同矿业公司、抚州市东乡区海润矿业有限公司、抚州市金源矿山开发有限公司、江铜集团东同矿业公司、抚州市东乡区海润矿业有限公司、抚州市金源矿山开发有限公司、恒吉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抚州宏观经济分析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辖临川、东乡2区,南城、南丰、崇仁、乐安、金溪、黎川、宜黄、资溪、广昌9县,以及抚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东临新区2个重点开发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从宏观经济来看,2024年抚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4年抚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73.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增速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7.78亿元,增长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54.64亿元,增长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2%,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626.10亿元,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60.66亿元,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4%,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2020-2024年抚州市生产总值


抚州市坚持“工业强市”首位战略,全力打好工业创新攻坚战,加快构建具有抚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9.8亿元,同比增长14.6%,高出全省9.2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排名全省第二,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0-2024年抚州市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


从投资端来看,抚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增长。2024年,抚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延续强劲增势,同比增长31.3%;第二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

2020-2024年抚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近年来,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抚州市R&D经费投入38.76亿元,同比增加7.25亿元,增长23.0%,增速居全省第一;R&D经费投入强度1.90%,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020-2023年抚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抚州产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抚州以全市“2+4”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区“1首位+1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链式发展为导向,以链群融合为基础,做大产业规模,做强链主企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抚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设现代产业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4”六大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绿色农林产品深加工。

抚州市“2+4”六大主导产业


抚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升级成效显著,“2+4”六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4年,抚州市“2+4”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064亿元,同比增幅超10%,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75%。

2022-2024年抚州市“2+4”六大主导产业产值


抚州市加速培育产业集群,目前,已拥有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1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崇仁县中低压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南城县校具(教育装备)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抚州市国家级产业集群


抚州有色金属产业分析


有色金属产业是抚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首位产业。近年来,抚州市坚持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推进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和集群化发展,让有色金属产业“出色”更“出彩”。2024年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1008亿元,增长31.3%,实现千亿产业“零”的突破;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率上升至53.2%,提高10.3个百分点。

2022-2024年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产值


近年来,抚州市以打造区域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从优结构、育龙头、强创新等方面发力,解决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大而不强、精深加工率不高、协同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促使有色金属产业开新局。抚州围绕以铜为主、多种有色金属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锚定电解铜及多金属利用、铜箔铜板带、特高压电磁线、卫浴水暖、轻质铝合金生产应用等五条细分赛道,明确了发展方向。目前,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以抚州高新区为铜材、铜箔精深加工聚集区,临川区为废铜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东乡区、崇仁县为铜材加工应用为主的加工基地,金溪县为铜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重要新生板块的“三区两县”布局。

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布局


近年来,临川区不断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工厂建设,加速形成更加完善、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发展。2024年,临川区规上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282.30亿元,增长14.9%;实现税收8.02亿元,增长13.43%。

2023-2024年临川区规上有色金属产业产值


抚州市现已形成从江铜集团东同矿业公司的采矿、选矿,到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江西金品铜科等企业利用含金属废渣、废金属冶炼,恒吉集团、铜博科技等企业的金属加工,江西变电设备、江西明正电气、银圣王洁具等企业的端消费的比较完整有色金属产业体系。

抚州市有色金属产业链及相关企业


抚州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析


近年来,抚州市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细分领域,抢抓打造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重大机遇,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之一,助推抚州打造全国区域性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2024年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15.2亿元,同比稍有下滑。抚州新能源汽车热销海外,据统计,2024年,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出口2.4万余辆,市场遍布巴西、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2022-2024年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


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聚集在高新区,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落成,带动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实现营收超400亿元。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的带动下,一批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企业正强势崛起。抚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拥有一个整车、两个改装车生产资质,形成了以新能源整车制造为龙头、改装车制造为辅助、50余家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江铃底盘驱动桥、巨晟实业、荣成机械、迪比科集团、铜博科技等,主要产品涵盖发动机、驱动桥、汽车底盘以及动力电池等。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方面,以迪比科集团、铜博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已经形成了包括正负极材料、电子级铜箔、电解液、动力锂电池等比较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

抚州市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


抚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近年来,抚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好工业创新攻坚战,初步构建了工业“2+4”产业和县(区)“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乘势而上、进位赶超的良好态势。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优势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强基赋能。未来,抚州市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市级“2+4”主导产业、县区“1+1”主导产业的大方向,全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为核心的“一核多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建设现代产业新区。

近年来,抚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好工业创新攻坚战,初步构建了工业“2+4”产业和县(区)“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乘势而上、进位赶超的良好态势。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优势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强基赋能。未来,抚州市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市级“2+4”主导产业、县区“1+1”主导产业的大方向,全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为核心的“一核多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建设现代产业新区。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