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江苏江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动产业朝着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图]

内容概要:自2021年启动“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以来,江阴推动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整合提效,用优势存量夯实产业基本盘,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同时,江阴引导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投融资支持、协作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现代产业集群渐成气候。


上市企业:宝利国际(300135)、百川股份(002455)、三房巷(600370)、华西股份(000936)、海澜之家(600398)、苏利股份(603585)、澄星股份(600078)、法尔胜(000890)、电工合金(300697)、优彩资源(002998)


相关企业:海澜集团有限公司、贝德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市恒亮纺织有限公司、江阴市倍跃服饰有限公司、江阴捷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祝塘镇宁升服装有限公司、江阴赛胜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阴市鑫阳化工有限公司、无锡市科晶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金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阴贝卡尔特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市宏观经济分析


江阴市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总面积986.97平方千米,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江阴抢抓大办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抢滩资本市场等三个时间段的重大机遇,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5126.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继昆山之后,江苏迎来了第二座5000亿县级市,同时江阴也成为全国第二个GDP超过5000亿元的县级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695.89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8.06亿元,同比增长3.9%。

2020-2024年江阴市生产总值


江阴市工业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4年,江阴企业总数突破9.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近2700家,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7500亿元、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制造业领航企业10家。

2021-2024年江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023年江阴市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增长态势,2024年,江阴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7.14亿元,增长3.5%,为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从产业投向看,工业投入416.2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498.58亿元,增长0.2%。

2021-2024年江阴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以民营经济见长的江阴,依托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同样在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上频频发力,吸引一批“新朋”投资兴业、一批“老友”持续加码。2024年,江阴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51.0亿美元,增长12%,其中,出口总额172.83亿元,增长15.5%。实际到位外资金额20.2亿美元,占全省比例超10%,再创历史新高。。

2021-2024年江阴市进出口总额


江阴市产业结构分析


“十四五”期间,江阴全力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加速完善“345”现代产业体系,即: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等5个未来产业,

江阴市“345”现代产业体系


在高端纺织服装领域,江阴市提出要主攻纺织品和高档服装服饰制造环节,提升多功能和高性能纺织面料水平,围绕创意设计、数字时尚与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尚策源地和品牌集聚地。围绕细分产业链开展上下游技术、产品协同攻关以及供需对接,加强资源、技术、装备支撑保障,促进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链上新型纤维、先进纱线、高端面料、绿色染化料、高端装备、时尚设计、智能缝纫、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密切合作,全面提升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纺织服装面辅料、纺织染化料等的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扩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在石化新材料领域,要求大力推动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高端化绿色化。依托海伦石化、汉邦石化、兴业聚化等企业进一步做强 PTA、PET、PBT 等产业,延伸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智能终端用工程塑料、药品食品包装用可降解塑料,链条式发展高性能塑料及树脂产业。瞄准电池、光伏、大气及水处理等市场需求,依托长庚科技等企业探索发展电池膜、光伏用膜、陶瓷分离膜等高性能膜材料。在金属新材料领域,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需求,坚持绿色、高端、前沿发展理念,提升发展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产业,加快布局特色前沿材料产业,全面提升新材料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着力发展高品质高性能金属新材料。

江阴市三大产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江阴市坚持“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主阵地。鼓励和引导各镇街(园区)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差异化竞合、精准化发力,明确产业主导方向,坚持项目准入标准,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完善精细化管理和各类保障措施,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集聚度高、核心功能突出、产业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目前,江阴市在石化新材料、高端纺织服装、集成电路等领域培育了多个特色产业园区。

江阴市特色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图


江阴市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分析


在江苏江阴市,高端纺织服装产业是当地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江阴纺织行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纱、织布、印染,再到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最后到产品分销和零售,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实力。2024年,江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649家,实现营业收入188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的20%以上。

2023-2024年江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


江阴市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块状经济特色鲜明,形成了新桥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峭岐绿色印染智造园、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华士印染园区、舜丰纺织循环产业园、云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产业园,园区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江阴市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


江阴市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新材料是石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市场容量巨大。近几年,江阴市石化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4年,江阴市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2.2%。江阴市石化产业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保障国内化工原料供给的同时,积极探索绿色化工之路。

2023-2024年江阴市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速


江阴市依托临港化工园区、重点化工监测点等载体,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新材料布局,推动产业链延伸,打造优势明显、技术领先、协同发展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

江阴市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江阴市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金属新材料是主导江阴市经济航向的三块千亿级的“压舱石”之一。在金属新材料领域,江阴市培育了特钢新材料产业园,位于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作用,重点开展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江阴市金属新材料产业园


江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自2021年启动“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以来,江阴推动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整合提效,用优势存量夯实产业基本盘,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同时,江阴引导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投融资支持、协作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现代产业集群渐成气候。未来,江阴市将继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提升全产业竞争力。

自2021年启动“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以来,江阴推动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整合提效,用优势存量夯实产业基本盘,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同时,江阴引导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投融资支持、协作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现代产业集群渐成气候。未来,江阴市将继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提升全产业竞争力。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