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消费升级,医药、发酵、纺织、造纸、冶金、石油等产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给淀粉及其加工副产物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为整个淀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淀粉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产需量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受玉米深加工行业开工率整体下降使得玉米淀粉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影响,我国淀粉产需量出现小幅度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产量约为3959.53万吨,同比下降3.5%;需求量约为4366.39万吨,同比下降1.8%。
一、定义及分类
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许多通过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单元组成,它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存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之一。通常是以谷类、薯类、豆类以及各种可食用植物为原料制取。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淀粉主要可分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绿豆淀粉等种类。
二、行业政策
目前,国内关于淀粉的生产制造等并没有专门的产业政策,与之适应的产业政策大多于玉米、马铃薯等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农产品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也为淀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2023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成双向协同、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商贸、物流、交通、农业、供销深度融合,农村流通设施和业态深度融入现代流通体系,城乡市场紧密衔接、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形成良性循环。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淀粉行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淀粉行业内的企业呈现的整体特征是企业规模较小,未形成集约化管理,企业规模有待提高,面对经济发展、成本及原料供应方面的压力,行业内企业发展趋势倾向于企业兼并,形成集约化管理,形成规模经济。改性淀粉行业内大型企业较少,核心技术掌握在部分企业中,企业研发一般依赖于科研机构及院校,实现了科研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企业规模较小,国家制定多项规范改性淀粉市场的规定政策,规范市场的同时,也会对改性淀粉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我国对改性淀粉的需求量将呈现递增趋势,同时改性淀粉的应用领域也会出现增多的趋势,故对于改性淀粉技术上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生产商拥有足够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相应的技术储备,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
2、技术壁垒
由于淀粉的生产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因此存在的一定的技术壁垒,其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上。淀粉生产涉及多道工序,从原料处理到淀粉提取、分离、干燥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技术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淀粉行业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不同行业对淀粉品质、性能的特殊要求。这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紧跟市场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同时,行业内的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壁垒是限制新企业进入淀粉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现有企业维持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
3、资金壁垒
淀粉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淀粉行业利润逐渐降低,趋于规模化发展,在当今市场上,不仅存在有大量具有雄厚资金及品牌的企业存在,同时这些企业由于产量较大,故在议价上有较大的能力,能够获得较低成本的原料采购。该行业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主要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设备投入和厂房建设所需资金、流水线生产工艺掌控水平以及熟练生产工人的数量等因素,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及本行业内的小作坊式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发展会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环保投入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国家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环保问题加强了监控。湿法淀粉生产企业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于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其中含有丰富的COD。如果企业没有采用相关的环保措施,而将废水直接排出,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面临当地监管部门的整治和处罚。对于小型生产企业和预备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来说,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和高额的环保技术实施费用是个不可避免的障碍。
四、产业链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淀粉行业属于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上游主要有基础材料组成,包括玉米、木薯、马铃薯、小麦等;中游为淀粉制作和加工;下游为应用领域,淀粉及变性淀粉产品应用范围很广,在食品、医疗、建筑等多种行业均有应用。
五、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消费升级,医药、发酵、纺织、造纸、冶金、石油等产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给淀粉及其加工副产物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为整个淀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淀粉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产需量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受玉米深加工行业开工率整体下降使得玉米淀粉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影响,我国淀粉产需量出现小幅度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产量约为3959.53万吨,同比下降3.5%;需求量约为4366.39万吨,同比下降1.8%。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原材料资源丰富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淀粉原料资源,如马铃薯、甘薯等。这些原料的充足供应为淀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首先,丰富的原材料供应确保了淀粉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淀粉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来源。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其次,原材料的多样性为淀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不同的原材料可以生产出具有不同特性和用途的淀粉产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此外,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还促进了淀粉行业的创新发展。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材料特点,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拓展市场份额。
(2)需求多元化增长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饮料、纺织、造纸、医药等各行业对淀粉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不仅为淀粉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淀粉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发出了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淀粉产品。同时,市场需求的增长也促进了淀粉行业的竞争格局优化,企业间通过提升竞争力来争夺市场份额,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市场需求增长为我国淀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2、不利因素
(1)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淀粉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一些淀粉企业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难以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导致企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停产的风险。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同时,环保压力增大也限制了淀粉行业的产能扩张和新项目的建设。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环保因素,这可能导致一些有潜力但环保难度较大的项目无法落地。此外,环保压力还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进而影响淀粉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和市场供应。
(2)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低端产品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淀粉企业的不断增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行业内特别是低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低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构成威胁。其次,激烈的竞争使得一些企业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如低价倾销、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此外,低端市场的过度竞争还可能导致企业忽视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长期依赖价格战来维持生存,进而削弱我国淀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淀粉行业企业众多,但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较为激烈。由于玉米淀粉是中国淀粉市场最为主要的产品,占我国淀粉产品产量的90%以上,近几年有所波动,但总体稳定,因此,我国淀粉生产企业的地域集中程度较高,主要位于玉米主产区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区域,原料供应充裕,成本低廉,且可以充分发挥深加工企业“潮粮生产”的特点。从玉米淀粉方面来看,2022年我国玉米淀粉行业市场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诸城兴贸、梅花集团和阜丰集团,占比分别为13.4%、9.4%和8.9%。
八、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和加工需求的细分,淀粉加工、深加工日益倾向于使用专用原料品种,推动了淀粉生产的专业化。通过运用先进的育种、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原料品质优良、无公害,已成为淀粉加工业向农业延伸的趋势。在我国,已有企业建立了专用原料基地,生产有机淀粉出口海外。同时,我国还拥有可鲜食的食用淀粉品种,丰富了食品选择,也为深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这些专用化原料不仅促进了淀粉产业链的健康高效发展,还带动了淀粉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和系列化。淀粉产品如变性淀粉等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国内外开发的系列化产品更是多达数千种,满足了不同领域的需求,推动了淀粉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国淀粉行业全景速览:行业规模稳步扩张,产品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图]
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产量约为3959.53万吨,同比下降3.5%,主要原因是受玉米深加工行业开工率整体下降使得玉米淀粉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影响;需求量约为4366.39万吨,同比下降1.8%。从产量结构来看,玉米淀粉是我国淀粉最主要的细分品种,2022年产量占比约为95.5%。
2022年中国淀粉供需及进出口情况分析,木薯淀粉需求量占比最高[图]
2021年中国甘薯淀粉产量为20.24万吨,同比下降19.6%;马铃薯淀粉产量为65万吨,同比下降1.5%;木薯淀粉产量为21万吨,同比下降19.2%;玉米淀粉产量为3918万吨,同比增长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