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朝着高能量密度和高续航的方向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需求日益提升。同时,伴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放量,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下游特定品类和型号有望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产业链增长潜力较大,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2.66%。
上市企业:松芝股份(002454)、拓普集团(601689)、中鼎股份(000887)、三花智控(002050)、银轮股份(002126)、申菱环境(301018)、高澜股份(300499)、德联集团(002666)、宁德时代(300750)、奥特佳(002239)
相关企业:安徽天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汇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赛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关键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产业链、市场需求量、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一、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本身会伴随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工作特性参数,如内阻、电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电池热效应问题也会影响到整车的性能和循环寿命,因此,做好热管理对电池的性能、寿命乃至整车行驶里程都十分重要。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BTMS)是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产热机理,基于具体电池的最佳充放电温度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立在材料学、电化学、传热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基础之上,为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以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一门新技术。不同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类型的结构不同、重量不同以及系统的成本不同和控制方式不同,使得系统所达到的性能也不相同。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产业链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由温度监测装置、冷却系统、加热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产业链上游包括铝材、热导材料、塑料粒子、冷却液、密封剂、粘合剂等原材料以及热传感器、PTC元件、冷板、冷却器、加热器、压缩机、电子风扇、膨胀阀等零部件。中游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集成,生产商根据不同汽车品牌的电池包大小、重量、位置、功能等特性设计、研发出合适的热管理方案,并进行部件加工、组装形成完整的热管理系统集成。产业链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及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受到国家及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以及财政补贴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各车企争先领跑新能源汽车赛道,汽车保有量实现跨越式提升。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了39.41%,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涨,也为我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汽车热管理是从整车角度统筹车辆发动机、空调、电池、电机等相关部件及子系统相关匹配、优化与控制,有效解决整车热相关问题,使得各功能模块处于最佳温度工况区间,提高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从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衍生过来的,既有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的共同部分如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系统等,又多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新增部分的冷却系统。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发展,密集出台了多项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扶持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环,热管理系统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增长机会。2024年,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为543.98亿元,同比增长21.32%。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要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及减速器冷却系统等四部分。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旨在调整电池温度,减小电池包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异,使得动力电池保持在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从而确保充放电性能、电池安全性及寿命,降低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池过热导致自燃的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配套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需求随之扩大。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市场需求量达367.95万套。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整车的影响程度提高。与传统燃油车一般只需对发动机制冷管理不同,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需要同时具备对电池进行冷却、加热的功能,其在动力系统及整车中的重要程度显著上升。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朝着高能量密度和高续航的方向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需求日益提升。同时,伴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放量,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下游特定品类和型号有望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产业链增长潜力较大,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2.66%。
四、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行业前景广阔,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主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外传统的热管理供应商,包括了法雷奥、德纳、三电贝洱等,其进入市场较早,为国际知名品牌供应散热零部件以及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技术水平非常突出,但设计成本相对较高。第二类为国内热管理龙头供应商,包括以温控零配件业务延伸的热管理头部企业如松芝股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奥特佳等以及基于技术互通性进行业务拓展的厂商如纳百川等,其优势在于有着传统业务支撑,对传统热交换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使其快速适应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设计领域,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类则是一股新兴势力,相较于传统热管理企业体量较小。
1、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各种热管理和尾气后处理产品的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现在全球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0多家,是我国热交换器行业首家民营上市公司、行业标准的“组长级”起草单位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换热器产销量连续十几年居国内行业前列。银轮股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行业引领、产业报国”这一目标不动摇,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形成了“商用车与非道路热管理、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发动机后处理、工业和民用换热”四大产品平台,客户遍布北美、欧洲、中东等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前三季度,银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05亿元,同比增长15.18%。
2、奥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奥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汽车热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主营业务是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及销售,主要包含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发动机散热、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等业务。奥特佳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压缩机、储能电池热管理产品及其关键部件。奥特佳是汽车热管理产品覆盖齐全、产销量领先、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主流参与者,在部分产品领域居于名列前茅的地位。2024年前三季度,奥特佳实现营业收入56.34亿元,同比增长13.27%。
五、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行业发展趋势研判
未来,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将向着更高效率、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快充、安全、寿命等维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对动力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更加依赖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实现对电池单元温度的精准控制和预测。通过集成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过热或过冷问题,从而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针对大圆柱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技术的引入,热管理系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未来,我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将采用更高效的散热材料和结构,如采用液冷或相变材料等技术,以更有效地降低电池温度,减少热失控的风险,提升汽车整体安全性能。此外,未来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新型环保材料如生物基聚合物、无机纳米材料等将逐步融入热管理系统中,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管理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不会牺牲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这要求热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电池材料的热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2025-2031年中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企业投资战略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