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整体零售额从2017年的164.3亿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307.5亿元。近年来,伴随着全景技术、AI技术、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发展,影像设备行业迎来了新的一轮市场更替,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影像设备从2D平面“视界”逐步演进到全景3D立体“视界”。高效能的全景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影像设备的创新源动力,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一、定义及分类
影像设备包括传统影像设备和智能影像设备,传统影像设备是指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主要包括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以一体式前置光学镜头、手握机身及单眼取景器为主要形态呈现的摄影设备。智能影像设备是指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影像设备,系由传统影像设备演变而来,是传统影像设备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航拍无人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可穿戴摄影设备等。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系全国从事消费电子及信息化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及团体自愿组成的社团性行业组织,受工信部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要负责执行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关方针与政策,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促进消费电子及信息化产品生产的不断发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消费电子行业的生产经营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负责开展行业市场调查,向政府提出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进行市场预测,向政府和会员单位提供信息;举办国际、国内展览会、研讨会、学术讨论会,致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版刊物报纸和行业名录;组织会员单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组织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与进步。
2、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行业标准主要由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有关数码相机及影像设备行业的市场规范。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以及新基建的兴起,我国影像设备步入智能化、数字化改革热潮,智能影像设备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此外,智能影像设备的市场化应用还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等敏感问题,未来,我国将陆续出台各项监管标准和法规政策,以确保智能影像设备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影像设备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型行业,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方面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智能影像设备是消费电子热门领域,为了保证企业所生产的设备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应用需求,防抖技术、图像采集与拼接技术、AI识别技术等技术亦须不断迭代,这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设计等方面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业内企业只有经过长时间业务实践和自主研发才能掌握相关产品核心技术,新进入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
2、资金壁垒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影像设备的需求不断升级,企业为了保持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产品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构建专业研发团队和建立专业生产线,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和旧产品的升级,这要求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同时,如果企业研发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难以销售,前期的研发投入将无法收回,企业将面临亏损。因此,持续的研发支出和较高的投资风险构成了新进入者的资金壁垒。
3、品牌壁垒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消费者在选择品牌商的时候,会对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能力、服务响应速度等提出较高要求。企业需要具有出色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质量管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才能建立形成品牌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行业新进入者将需要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才能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从而构成较高的品牌壁垒。
4、人才壁垒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内的研发人员需要掌握包括影像设备制造和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理论知识,还需具备持续研发能力和创新思路。因此,行业对于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有较高要求。此外,随着行业与跨境电商模式的融合,企业需要建立专业团队来把控产品采购、产品质量、仓储物流等各环节,这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人才标准。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影像设备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IC芯片、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锂电池以及结构件等,由于直接材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占比较高,因此产品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此外,芯片作为智能影像设备的重要原材料,构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来源于索尼、安霸等国际品牌,并且可替代性较差,从而受全球芯片供需关系、供给周期、地缘政治等多方因素影响,价格和供给量呈现上下波动,使我国智能影像设备销售价格处于高位。目前我国智能影像设备已经在旅游、体育运动、短视频、影视、教育、医疗、安防等多个行业深化应用。智能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价值,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影像设备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行业现状
依托创新设计和计算处理能力,智能影像设备在产品形态、拍摄灵活性以及后期处理便捷性上较传统影像设备均有显著提升。智能影像设备外观精致且便于携带,以无人机、手机配件、组合拼装相机、眼镜、项链等非传统形态呈现,用户不局限于手持拍摄,且无需掌握专业的摄影技术,即可通过智能影像设备的自动剪辑、快速编辑处理功能,便捷地呈现精彩影像。2010年,GoPro Hero HD摄像机问世,实现用极小的机身完成1080P视频拍摄,运动相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规模化生产;2014年,大疆推出第一代消费级航拍无人机Phantom 2 Vision,消费级航拍无人机逐渐形成规模;2013年,日本理光推出了第一款全景相机;从2017年开始,Insta360影石、三星、尼康等多个品牌纷纷推出全景相机,推动全景相机市场快速发展。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整体零售额从2017年的164.3亿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307.5亿元。近年来,伴随着全景技术、AI 技术、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发展,影像设备行业迎来了新的一轮市场更替,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影像设备从2D平面“视界”逐步演进到全景3D立体“视界”。高效能的全景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影像设备的创新源动力,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居民消费升级推动行业需求增长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同比增长6.1%,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同比增长9.0%,我国居民的购买力与消费水平提升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居民消费呈现出结构性升级趋势。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化,传统的数码相机难以满足新消费时代用户的影像需求,用户越来越注重对生活体验的捕捉和分享,如在户外运动或家庭活动中记录实时画面并进行快速编辑与分享。在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升级的双重推动下,人们对全景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2)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加速
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在持续加速,智能影像设备朝着高质量图像拼接、高效防抖及应用场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将促使各品牌厂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技术含量,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前沿优势。随着行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行业进入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避免了行业内恶性价格竞争,促进行业走上比拼研发技术、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道路,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3)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此外,我国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一系列行业政策,要求提升消费电子产品供给创新水平,推动影像设备等传统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中高端供给体系质量,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终端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智能影像设备在社会各行业应用普及。
2、不利因素
(1)行业人才相对缺乏
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环境下,对行业内各品牌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及研、产、销综合管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水平研发人才和有经验的综合管理人才主要依靠企业培养或引进,培养周期长且投入较大,促使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成为我国智能音响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普遍现象,成为制约行业发展进步的一大障碍。
(2)市场竞争激烈
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面对来自行业内已有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行业内现有企业往往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更完善的销售渠道,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来争夺市场份额。此外,市场竞争还可能导致价格战、技术抄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风险。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仍然相对较低。这导致在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一方面,智能影像设备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然而,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上相对较弱,缺乏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我国智能影像设备产业链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不足。
七、竞争格局
在VR、全景技术、AI影视等新业态热潮的推动下,影像行业的传统企业如柯达、三星、理光等都推出相应的智能影像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不断成熟,市场的竞争格局由多家参与逐步向头部企业聚拢,美国GoPro、日本理光等全球影像领先品牌凭借先进研发技术和品牌效应迅速布局智能影像设备研发和生产,主导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与此同时,大疆、影石创新等国内企业凭借创新实力、研发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优势凭借迅速抢占市场,销售额增长迅速。随着全景技术在运动相机的应用加速渗透,影石创新等中国厂商有望凭借先进的全景技术、防抖技术及AI技术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八、发展趋势
近年来,微单相机和微型无人机等产品的热销表明,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轻便、便携的影像设备,微型化和可穿戴化成为智能影像设备发展主流。同时,随着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套机产品,而是希望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机身、镜头、参数等,以呈现独特的拍摄效果。这要求智能影像设备厂商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选择。此外,随着影像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影像处理、编辑和特效等基于算法的软件技术成为关键。厂商将加大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投入,通过内置软件实现更多高级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智能影像设备进入更多领域,为行业发展升级赋能。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