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毒株传播、突变快,小分子药物补足中和抗体短板
根据WHO报道,Omicron毒株自发现至今的9个月内已感染3.19亿人,超过此前近2年其他毒株感染患者的总和,病毒的传播性提升。新冠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口服小分子药物和中和抗体。由于病毒S蛋白突变快,使得针对病毒S蛋白设计的中和抗体阶段性失效,新冠小分子药物地位凸显。尽管Omicron重症比例较低,考虑到复工复产对新冠药的需求,该市场依然值得关注。
22H1三个新冠药销售达160亿美元,预计治疗/预防全球千亿美元市场截至今年7月,已有针对病毒感染早期阶段的3个小分子药(Paxlovid/莫努匹拉韦/瑞德西韦),和感染后期阶段的免疫抑制剂(巴瑞替尼/托珠单抗/沙利姆单抗)获得FDA批准。Q1三个小分子药合计销售63亿美元,Q2销售达97亿美元。参考外企新冠药开发思路,治疗端从高风险人群向标准风险人群拓展,同时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拓展,战略储备、采购后捐赠、潜在的预防用途将拉动采购量。我们预计小分子新冠药的治疗用途全球市场约400亿美元,暴露后的预防适应症市场为治疗用途的2倍以上。
国产新冠特效药迎来上市突破 ,开发思路百花齐放7月25日阿兹夫定作为首个国产新冠小分子药获批。为避免耐药,更多原理的新冠药仍然需要。目前近400个新冠药在临床阶段,靶点选择分为针对病毒蛋白或针对宿主蛋白的设计,前者可以避免宿主体内多个信号通路的干扰,更为热门。针对病毒蛋白的设计,又细分为3CL pro和RdRp路径,除RdRp路线中部分药物存在对人基因组影响的担忧外,RdRp路线药物多为原有在研药物更改用途,3CL pro路线病毒和人的蛋白结构差异大,药物设计的安全性相对好。
投资建议
针对轻中度/中重度治疗,君实生物、开拓药业均处于III期临床以上的阶段,有望取得突破;针对严重症状治疗,泽璟制药、亚盛医药等均有免疫抑制剂布局;针对暴露后的预防,先声药业SIM0417已申请该用途临床,进展领先。建议关注新冠小分子药物开发处于III期临床以上阶段、同时创新药出海进程领先的企业如君实生物(688180.SH);国企在保证稳定供应方面更有保障,未来承接新冠药物供应的可能性更大,建议关注尚未合作,但未来有望承接供应的化学原料药国企如国药现代等。
风险提示
药品研发不及预期;药品流行病学变化超预期;销售不及预期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夏禹/郑薇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