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我国毛纺织工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期,我国毛纺工业只有 13 万纺纱锭,羊毛加工量仅有 0.2万吨。在国内外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毛纺织行业稳步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的生产加工体系,加工产能和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毛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我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受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叠加地缘政治影响,行业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考验。在此情况下,毛纺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实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同比上涨6.25%至85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苏阳光5(400224)、四环生物(000518)、如意集团(002193)、新澳股份(603889)、南山智尚(300918)、中银5(400236)、开开实业(600272)、鄂尔多斯(600295)、上海三毛(600689)、江南高纤(600527)等。
相关企业: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澳洋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毛纺织、纺织工业、羊毛、毛纱线、市场规模
一、毛纺织行业相关概述
毛纺织是纺织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专注于以动物毛纤维及毛型纤维为原料,进行一系列加工制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绒毛的初级加工、毛条的制造、毛纺纱、毛织造、毛染整以及最终的毛制成品加工。毛纺织产品通常具有柔软、保暖、透气等特点,是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纺织行业按照毛纺产品的分类方式可分为精梳毛织品、粗梳毛织品、长毛绒、驼绒、绒线、毛毡、毛毯和造纸毛毯8大类;按照加工工艺又可分为精纺、半精纺和粗纺3个类别,其中精纺毛料是以纯净的绵羊毛为主,经精梳设备加工制成的纱支数较高的高档服装面料,通常用于制作羊毛衫等高品质毛纺产品。
二、毛纺织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毛纺织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羊毛、羊绒等动物毛纤维的采购和供应,这些原材料的质量、产量和价格直接影响毛纺制品的成本和质量。中游环节涉及绒毛初级加工、毛条制造、毛纺纱、毛织造及毛染整等工艺过程,毛纺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和外观的毛纺制品。下游环节为销售环节,包括批发、零售、电商等多种销售渠道,毛纺织企业通过不同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羊毛和羊绒是两种常见的纺织品原料,它们都是从羊身上取得的。其中羊毛主要包括外层的粗毛和内层的细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吸湿性和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业。羊绒是羊毛根部的一种细软绒毛,它比普通羊毛更加柔软、轻盈、保暖。羊绒的产量相对较少,因此价格较高。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中国绵羊毛和羊绒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绵羊毛产量达到36.75万吨,同比上涨3.2%;羊绒产量达到1.76万吨,同比上涨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购物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线上购物的接受度和信任度逐渐增强,使得更多种类和更高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据统计,2018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到9万亿元,到了202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增长至15.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6%。随着线上平台的不断发展,将为毛纺织品销售提供重要渠道,从而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市场渗透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三、毛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毛纺织工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期,我国毛纺工业只有 13 万纺纱锭,羊毛加工量仅有 0.2万吨。在国内外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毛纺织行业稳步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的生产加工体系,加工产能和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毛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受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叠加地缘政治影响,行业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考验。在此情况下,毛纺织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实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同比上涨6.25%至85亿元。
毛纱线是决定毛纺织品规模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毛纱线产量呈现“V字形”态势,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毛纱线产量达到18.7万吨,同比增长5.8%;2024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的毛纱线产量持续回升,同比增长3.6%。毛纱线供给量的扩大有望驱动纱线产品向功能化和高附加值化等竞争性强的技术方向创新迭代,满足下游消费者对于中高端毛纺织品的市场需求。
在外销市场,中国毛纺原料及制品整体出口规模较为波动,但2022年以来中国毛纺原料及制品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到了2024年中国毛纺原料及制品出口额达到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25年1~2月,中国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额14.9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向美国、中国香港两地出口金额分别为3.6亿美元和3561万美元,分别增长了19.5%和25.2%,增速较快。可见,国外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预计未来随着跨境平台和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叠加毛纺织产品技术持续优化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等因素,中国毛纺织企业出海进程将加快,驱动海外市场空间拓展。
四、毛纺织行业竞争格局
毛纺织行业作为国内较为成熟的行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一批以低价竞争为主、盈利能力弱、缺乏研发设计能力、生产技术及工艺落后的中小企业逐步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澳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从事纺织业为主的企业。公司纺织业务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销售模式,主要原材料是进口澳大利亚羊毛,主要生产呢绒面料,供应给国内外采购商用于高级西装、套装、时装和机关制服等的制作。目前,公司的呢绒面料有高端奢华系列、传统经典系列、时尚科技系列、绿色环保系列、功能防护系列、舒适易护理系列等几大系列几千个品种。其中高端奢华系列的高支超薄全毛花呢系列的精纺呢绒面料达到了100支、120支、150支、180支、300支、500支等。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7.20亿元,同比下降18.03%。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毛纺织服装产业链一体化公司,拥有从羊毛到成衣完整的毛纺织服饰产业链,主营业务涵盖精纺呢绒及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在精纺呢绒面料产品方面,公司始终致力于精纺呢绒面料的研发与生产,优选天然纤维原料,以符合国际标准的澳大利亚优质美利奴羊毛为核心材质,通过精梳毛纱织造工艺打造高密织物,确保面料质地紧实、呢面光洁平整、纹理细腻清晰。公司依托技术创新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强化面料的实用功能性与场景适配性,构建覆盖商务、时尚、户外等多维领域的中高端产品矩阵。2024年公司精纺呢绒营业收入达到8.1亿元,同比下降9.54%。这主要受下游终端服装品牌业绩疲软影响。
五、毛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1、加强行业时尚化转型与品牌建设
商业模式变革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毛纺织行业的时尚化转型与自主品牌建设,毛纺企业通过开展流行趋势研究、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活动、定期推出趋势导向型产品和个性化需求研发方案,正逐步从传统的生产厂商向前端调研设计、中端研发生产及后端跟踪反馈的综合性服务厂商转型。同时,毛纺织企业将借助新媒体渠道,促使自主品牌向具备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化品牌转型升级。
2、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驱动毛纺织传统工艺技术优化发展、装备升级,助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进程,推动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毛纺织企业将加快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加强毛纺织工艺技术创新,提升先进制造水平和效率,提升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改善织物服用性能,增强毛纺织产品高质量供给。随着毛纺织生产工艺的突破发展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毛纺织产品从传统正装逐步向休闲、户外、运动等多领域拓展。
3、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毛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四五”时期,毛纺织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方面,毛纺织行业将持续优化产能规模和产业结构,根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印发的《毛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另一方面,毛纺织企业将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通过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建设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向低碳经济型、增长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毛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2020-2024年羊毛行业发展分析,毛纺行业上市公司发展分析,毛纺织行业投资分析及未来发展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