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伺服电机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创新的阶段,高精度、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成为市场的新宠。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更高精度的编码器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机械元件的更加精准、快速的控制。近年来,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正朝着高精度化、小型轻量化以及定制化与个性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定义及分类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电机。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负载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运动。伺服电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特性,能够实现对速度、位置和加速度的精确控制。它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可按工作电源种类、电压、转速等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伺服电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工信部主要负责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过制定工业、信息化相关政策,对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和规范。它负责拟订、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国家发改委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式,对伺服电机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它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科技部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统筹协调伺服电机行业相关技术研究。它负责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伺服电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我国伺服电机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等。这些组织主要负责组织市场调研,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推动伺服电机行业发展;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与伺服电机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相关的建议;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助政府部门制订、修订伺服电机行业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2、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PLC、高性能伺服系统和伺服驱动及电机、机器人人机交互与自主编程等列入鼓励类。政策鼓励PLC、高性能伺服系统和伺服驱动及电机的研发与应用,将激发伺服电机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力。企业为了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优势,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伺服电机在精度、效率、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技术升级。这将有助于提升伺服电机的整体性能,满足更高标准的应用需求。政策鼓励机器人人机交互与自主编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伺服电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随着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等概念的普及,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伺服电机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市场规模也将随之扩大。这将为伺服电机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增长空间。
三、行业壁垒
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伺服电机行业最核心的进入障碍之一。伺服电机作为高端自动化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涉及电机学、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精密机械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技术。高精度的控制技术是伺服电机的基石,企业必须掌握精密的电机设计、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信号处理技术,以确保电机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编码器技术是实现闭环控制的关键,要求企业具备高精度编码器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此外,伺服系统的驱动器和控制软件需要与电机高度集成,实现高效、稳定和快速响应,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还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
2、资金壁垒
伺服电机行业的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三个方面。首先,研发是伺服电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高精度、高效率的伺服电机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研发人员的薪酬、实验设备的购置、材料和测试费用等。其次,伺服电机的制造需要高精度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往往价格昂贵且更新换代频繁,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也是资金密集型活动,建立品牌和市场渠道需要大量的广告、营销和销售网络建设费用。
3、人才壁垒
人才是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伺服电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质量。该行业需要跨学科、复合型的高技术人才,包括电机设计、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精密机械等多领域的专家。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应对伺服电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挑战。此外,随着伺服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应用的拓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市场敏感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伺服电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机本体、传感器、控制器、减速器、编码器等。中游为生产制造,伺服电机主要包括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机器人、汽车制造、数控机床等。
从上游来看:上游供应商与伺服电机制造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等活动,可以推动伺服电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从下游来看: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医疗器械、机器人、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到伺服电机的销量和市场规模。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以及智能制造的兴起,伺服电机的需求持续增长。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主要业务包括工业自动化、能源、工业机器人、智能电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产品涵盖变频器、伺服系统、电机、气动、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多种工业自动化产品。专注于电机驱动与控制等核心技术,掌握了高性能矢量变频技术、PLC技术、伺服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等核心平台技术。近年来,汇川技术营业收入逐年上涨,2023年营业收入上涨至304.2亿元,同比增长32.21%。2024年1-6月,汇川技术营业收入为161.8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9.98%。
(2)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禾川科技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应用集成的企业。公司致力于为智慧工厂提供核心部件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3C、锂电、机器人、包装、纺织、物流等多个行业。禾川科技的伺服电机产品以其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的特性著称,尤其在中小功率伺服系统方面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旗下的伺服电机覆盖了多种类型,如HD/HS/LD/LS等系列,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优化设计,实现了优异的动力性能和节能效果。近年来,禾川科技营业收入逐年上涨,2023年禾川科技营业收入达11.16亿元,同比增长18.24%。2024年上半年,禾川科技营业收入为4.8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减少19.75%。
五、行业现状
伺服电机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创新的阶段,高精度、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成为市场的新宠。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更高精度的编码器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机械元件的更加精准、快速的控制。近年来,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到2024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82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拉动,全球伺服电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六、发展因素
1、机遇
(1)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伺服电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对高效节能型伺服电机的需求持续旺盛。伺服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输出、能耗和续航里程。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伺服电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3C电子行业精细化生产需求
3C电子行业的精细化生产需求也为伺服电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生产线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伺服电机以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速度的特点,在3C电子产品的组装、测试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3C电子行业的精细化生产需求为伺服电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伺服电机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伺服电机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浪潮。高精度、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成为市场的新宠,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更高精度的编码器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机械元件的更加精准、快速的控制。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伺服电机行业的升级换代,也为下游应用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技术创新为伺服电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2、挑战
(1)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
伺服电机行业正面临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伺服电机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加速技术创新,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然而,技术更新速度的提升也带来了更高的研发成本和风险,企业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快速的技术更新还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
(2)市场成熟度与竞争加剧
随着伺服电机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内外众多品牌纷纷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份额争夺异常艰难。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降低成本,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此外,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还意味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挑剔和多样化,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3)人才与技术人才短缺
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目前伺服电机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尤其是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以及行业吸引力不足等因素,导致人才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要求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七、竞争格局
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占比超过50%。在国内品牌中,国产品牌汇川技术首次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5.9%。其次分别为安川、台达、松下及三菱,占比分别为11.9%、8.9%、8.8%及8.3%。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寡头竞争态势。少数几个大品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众多小品牌则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格局有利于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八、发展趋势
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正朝着高精度化、小型轻量化以及定制化与个性化生产的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推进,高精度伺服电机成为满足精密制造和自动化生产需求的关键。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制造工艺,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和速度控制精度得以大幅提升,为半导体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小型轻量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材料和优化设计使得伺服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小,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便携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此外,定制化与个性化生产也成为伺服电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柔性生产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中国伺服电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发展现状、政策环境、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伺服电机在精度、矩频、过载等性能上具有优势,在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022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为69.04亿元。从细分市场来看,进入21世纪,交流伺服系统越来越成熟,2022年我国交流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为57.77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比重为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