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山行业面临高风险与招工难题,正加速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以强化安全与效率。2023年,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市场规模达2294.88亿元。尽管当前智能化率仅约8%,且集中在国有矿山,但中国目标于2035年实现全智能化矿山。预计2024年—2028年,智能化采矿行业市场规模由3811.28增长至13779.0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37.89%。挑战在于,民营矿山占行业85.5%,其智能化进程滞后于国有矿山,多数仍处于半机械化状态,全机械化率仅约70%。无预算是制约其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因素。然而,政策东风已至,多地强制要求新矿及二次开矿须达机械化、智能化标准,推动民营矿山管理革新。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至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将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占比及运行率亦有显著提升目标,同时危险繁重岗位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将大幅提高。预计2026至2028年间,矿山智能化将初具规模,渗透率预计可达30%-40%,标志着矿山行业智能化转型步入快车道。
一、定义及分类
智能化采矿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采矿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实现采矿过程的自动化、精细化、远程化控制。这种采矿方式旨在提高采矿效率、降低采矿成本、保障采矿安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智能化技术,矿山能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从而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采矿目标。智能化采矿基于发展路径的分类可以分为地质与测量工作的智能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智能化、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智能化、选矿加工过程的智能化、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智能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智能化、综合协调管控的智能化等。
二、行业政策
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智能化采矿作为提升矿产资源开采效率、保障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国作为矿产资源大国,积极推动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以提升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2024年4月,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这将推动智能化采矿转型升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绿色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三、发展历程
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萌芽期,高可靠性采掘装备是实现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的基本保障。“十一五”以来,国产大型煤机装备发展迅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了采、掘、运、支成套装备,成功研发了成套系列化国产煤机装备,采煤机装机总功率达到近3000kW,截割功率达到1150kW,截割高度突破8.8m,生产能力达到4500t/h,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990年代至2020年代的启动期,为满足煤矿开采技术要求,必须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对采煤机性能进行相应改良,逐步形成自动化控制程度更高的滚筒式采煤机。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机械设备的操控方面,电液控制技术不断发展。采煤自动化技术不仅可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人工成本,得到广泛应用。21世纪初期,综合集成平台与3DGIS数字平台得到应用、高速网络通道形成,实现了初级数据处理、初级系统联动、信息综合发布。
2020年代至今的快速发展期,智慧煤矿逐步由单个系统智能化向多系统智慧化方向发展,建立“感知→互联→分析→自学习→预测→决策→控制”的基本运行框架,初步形成空间数字化、信息集成化、设备互联化、虚实一体化和控制网络化的智能化采矿。智能化管控平台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整个矿山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平台,但真正做到云计算、达到为生产决策和管理服务还需进一步突破数据结构优化、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面临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高端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上。智能化采矿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长期的技术积累。目前,一些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技术的集成应用也是一大挑战,如何将不同技术有效整合,实现矿山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2、资金壁垒
智能化采矿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包括智能化设备采购、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人员培训等。这些投资往往回报周期较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小企业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承担智能化改造的成本。此外,智能化采矿项目的实施风险较高,技术失败或投资回报不达预期都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因此,资金壁垒对于新进入者和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智能化采矿项目的认可度和投资意愿也会影响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
3、政策和法规壁
智能化采矿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尚在不断完善之中。企业在推进智能化采矿项目时,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和法规要求。例如,矿山安全、环境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可能会对智能化采矿项目的实施提出额外的要求。此外,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方向可能存在差异,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政策和法规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影响其在智能化采矿领域的投资决策。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解读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化采矿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智能化采矿技术的研发和相关设备的制造。这一环节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等。设备制造则包括各种智能化采矿所需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自动化机械、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指将上游的技术与设备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智能化采矿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关的服务。下游产业链主要是智能化采矿技术的最终应用领域,即矿山企业。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行业的技术研发、设计、产品制造销售、工程承包、生产运营、煤炭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及金融工具支持等业务。天地科技在智能化采矿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产品涵盖了成套智能化煤机装备、安全装备、洗选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监测监控系统等,旨在为煤炭行业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的采矿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不断推动煤炭开采技术的智能化、无人化进程,成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例如,公司子公司天玛智控专业从事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无人化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成功研发了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三大系统,有力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2024年上半年,天地科技营业收入为148.89亿元,同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为15.32亿元,同比增长10.49%。
(2)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矿山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高新技术企业。北路智控聚焦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领域,为下游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矿山管控平台、矿山信息化类应用软件、矿山网络通信信息系统、矿井生产控制系统、矿井生产辅助系统、矿井采掘工作面配套系统等,能够覆盖从全面自主感知、高效信息交互、动态预测预警、精准协同控制到智能分析决策的完整流程。北路智控已经形成了包含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套四大类系统的较完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煤矿生产中安全监测、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北路智控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上半年,北路智控营业收入为4.94亿元,同比增长17.14%;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下降16.81%。
六、行业现状
矿山行业面临高风险与招工难题,正加速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以强化安全与效率。2023年,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市场规模达2294.88亿元。尽管当前智能化率仅约8%,且集中在国有矿山,但中国目标于2035年实现全智能化矿山。预计2024年—2028年,智能化采矿行业市场规模由3811亿元增长至916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24.54%。挑战在于,民营矿山占行业85.5%,其智能化进程滞后于国有矿山,多数仍处于半机械化状态,全机械化率仅约70%。无预算是制约其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因素。然而,政策东风已至,多地强制要求新矿及二次开矿须达机械化、智能化标准,推动民营矿山管理革新。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至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将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占比及运行率亦有显著提升目标,同时危险繁重岗位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将大幅提高。预计2026至2028年间,矿山智能化将初具规模,渗透率预计可达30%-40%,标志着矿山行业智能化转型步入快车道。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化采矿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如《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智能化矿山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这些政策不仅为智能化采矿提供了政策支持,还明确了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预期。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采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市场对智能化采矿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智能化采矿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矿山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和决策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此外,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车辆、远程操控技术的发展,也为矿山作业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技术进步为智能化采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有机会参与到更多国际矿山项目中,将智能化采矿技术和设备输出到国际市场。同时,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帮助中国企业提升智能化采矿的整体水平。此外,全球矿业市场的复苏和新兴经济体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为中国智能化采矿设备和技术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通过国际合作,中国智能化采矿企业不仅可以拓展市场,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挑战
(1)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挑战
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高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仍然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智能化采矿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包括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端人才和长期的技术积累。此外,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也是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2)资金投入与成本回收压力
智能化采矿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包括智能化设备的采购、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人员培训等。这些投资往往回报周期较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小企业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承担智能化改造的成本。此外,智能化采矿项目的实施风险较高,技术失败或投资回报不达预期都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因此,资金壁垒对于新进入者和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智能化采矿项目的认可度和投资意愿也会影响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
(3)人才培养与引进难题
智能化采矿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在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数据分析、远程操控等领域。当前,中国在智能化采矿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周期长,且需要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对教育和培训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高端人才的引进也面临挑战,包括国际人才的竞争、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等。人才短缺不仅影响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也制约了智能化采矿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效率。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符合智能化采矿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八、竞争格局
智能化采矿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第一梯队公司有天地科技、工大高科、梅安森、龙软科技、北路智控、科达自控、易控智驾等企业,凭借早期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成为智能化采矿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第二梯队公司为踏歌智行、徐工矿业、同力重工等企业;第三梯队有伯镭科技、盟识科技等新兴企业和非上市公司。智能化采矿行业已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细分领域已跑出龙头企业,其凭借扎实技术引领行业发展,预计未来随着企业合作的加深,资源有望进一步集中,行业格局将更为集中。
九、发展趋势
1、技术集成与智能化程度提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采矿作业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矿山设备将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决策支持,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安全性。此外,无人化作业将成为可能,通过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和远程操控技术,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提升作业效率。技术集成将使得矿山管理更加精细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
2、绿色开采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规的完善,智能化技术将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爆破和矿物分选,减少废石和尾矿的产生;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矿山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生态破坏。同时,智能化采矿将推动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将矿井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将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用于建筑材料等。绿色开采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中国将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智能化采矿人才。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将成为智能化采矿行业的重要趋势。中国企业将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其他国家共享智能化采矿技术和经验,参与全球矿业资源的开发。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也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智能化采矿行业的整体水平。此外,国际合作还将促进全球矿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