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阿塞拜疆巴库会议中心,随着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阿布尔法斯·加拉耶夫手中的木槌落下,位于浙江杭州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建筑遗产是认识一个国家历史的重要窗口。以良渚古城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4300年,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最为显赫发达的文化之一,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过四代考古人的努力探寻,这座拥有五千年历史的良渚古城展露在世界面前,填补了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的史前文化空白,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可以说,此次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是几代人接续努力的结果。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他在浙江工作时曾两次到良渚调研遗址保护工作,并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制定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制度遵循。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我们又多了一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阵地,必将对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产生积极作用,也将大大促进遗址的保护管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得益于对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的郑重保护。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出现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现象,有的遗址遭到破坏,有的文物被盗掘走私,令人心痛。须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只有主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文化根脉,守护精神家园,才能“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走向更好的未来。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但也应看到,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