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不足一年的“鞋王”百丽被传出有意再度上市。
5月15日,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称,去年对百丽控股进行私有化收购的大股东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正在考虑将百丽集团旗下运动业务拆分,并最早于明年赴港上市,大约募资10亿美元。
分别向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的两位高管多次致电和发信息求证此事,截至发稿未获回复。百丽方面同样未予回复,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基金进入后,百丽再次上市是迟早的事,不过“现在要上市肯定没这么快,起码要多等一个财年。”
百丽旗下主要有鞋类以及运动服饰两大业务。近年来,受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百丽近年来鞋类业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被视为去年于港交所私有化退市的导火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丽的运动业务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截至退市前的2016年财年上半年,运动服饰业务占百丽营收比重已超过半壁江山。
这令人不得不想到:在运动鞋服行业近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昔日“鞋王”百丽能否凭借运动服饰业务续写辉煌?
新的半壁江山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以经销代理为主,包括一线运动品牌Nike及Adidas,二线运动品牌PUMA及Converse,以及服装品牌moussy及SLY等。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百丽最早接触运动服饰业务是在2002年前后,刚起步一下子就做得很出色。庞大的零售网络,形成了百丽日后成为国内最大体育品牌渠道商的优势。
百丽在运动方面布局由来已久。2001年,百丽体育事业部成立,在其上市前就已经开设了1000多家体育专卖店和近50家专业运动城。2006年,它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之一。
随后,百丽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张。2011年,百丽将深圳领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收入麾下。2012年,百丽再度出手,收购Nike、Adidas代理商Big Step。Big Step旗下拥有600家门店,而深圳领跑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运动品牌代理企业,这使得百丽在体育渠道的布局趋于完善。
在当时,国内各大体育品牌都身陷库存危机、关店潮,不少券商机构都对百丽的并购持谨慎态度。
但随后,百丽的运行鞋服业务却一直稳步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从2011财年到2014财年,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的销售增幅从13.5%发展至17.2%。2015财年,百丽净利润虽然同比下滑,但在运动服饰业务的帮助下,百丽总体收入同比微增了2%。原本在2012年,百丽的鞋类业务和运动服饰类业务的销售规模比例是64:36。但到了2016财年,鞋类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运动服饰类业务的收入反倒成为了鞋类业务的1.2倍,占据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时间到了2018年,百丽鞋类事业部总裁兼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表示,集团运动业务在过去一年利润和销售预计超过了20%以上的增长。
在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无时尚中文网创始人唐小唐看来,拆分运动业务IPO为意料之中。“两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来就是不同的,百丽传统的女鞋业务在变差,但运动业务的发展还是有想象空间的。”唐小唐对表示。
唐小唐认为,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的稳步增长与整个体育行业的高速增长不无关系,做运动的企业只要现金流没有太大问题,基本都会盈利。此外,比起自营品牌,百丽作为运动代理商也大大减少了经营的风险。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上,体育总局、统计局公布数据了一组数据: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9万亿元,增加值6475亿元,占GDP比例为0.9%,总产出较前一年增长11.1%,增加值增长17.8%,增速超当年GDP。
昔日“鞋王”
2007年,百丽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同时期开始,百丽踏上并购之路。目前,百丽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包括百丽、天美意、他她、思加图、真美诗等,代理品牌包括Bata、CAT、Clarks等。
2007-2011年5年间,百丽在大陆的零售店从3828家扩大至14950家,相当于每年开店2200家、每天开店6家。很长一段时间,百货商场中的女鞋多半都是百丽旗下的。与此同时,百丽的营业收入攀升至289.45亿港元。
但由于近年来女鞋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以及电商的冲击,从2012年开始,百丽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14-2016财年,百丽的业绩直线下滑,三年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是8.74%、1.95%、2.21%,2016财年的净利润还不及2010财年。
百丽也曾尝试过自救。2008年,百丽成立淘秀网,试水垂直鞋类电商,后来又在2011年成立时尚品类B2C平台优购网,但两者均以失败而告终。唐小唐认为,百丽自建电商在当时已属难得,但由于时机不成熟,做垂直电商终究敌不过无法和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
2017年7月27日下午4点起,百丽被港交所注销,一代鞋王正式退市。
这也成为了港交所史上规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私有化完成后,高瓴资本集团将持有公司股份的56.81%,成为大股东;鼎晖投资将持有12.06%;包括于武及盛放在内的管理层共计持有其余31.13 %。
在公告中,百丽把私有化退市的原因归结为需要转型。在当年的业绩会上,CEO盛百椒将百丽转型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坦言至今仍然不会开电脑,连微信都没有,对市场的变化没有作出很好的预判。
不过,虽然黯然退市,如今百丽依然在中国鞋业市场占据7%的市场份额,位列其前的只有耐克(中国)。中国鞋业市场一直高度细分,根据快消行业权威数据调研公司Euromonitor统计,排名前30的鞋业公司仅占整个市场规模40%左右。
唐小唐认为,高瓴资本牵头的财团进入后,按照资本市场的原则,百丽再次上市是必然的,而且即便行业低迷,百丽也依然拥有强劲的实力。“这就是投资。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入私有化是一种投资,上市等股票变高再卖出也是一种投资。”唐小唐表示。
能否复苏?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高瓴资本进入后,在帮助百丽复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退市后,百丽在数字化方面的确有所改变。退市后的8月份,百丽就成立了新零售中心。今年3月,百丽在“意礴科技”微信公众号中推送了“意礴定制商城正式上线”的消息,此举被解读为百丽欲凭借脚型大数据进入定制市场。今年4月,百丽又发布消息称,其与腾讯在数字化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引入实体店数字化改造项目。
不过,在唐小唐看来,百丽所作出的改革措施力度不大,基本业内都在做,难以改变目前局势。鞋类市场的低迷,才是造成百丽鞋类业务迟迟未回暖的根本原因。
在运动服饰业务板块,百丽也面临挑战。
受制于代理业务的品牌控制权较弱,百丽运动服饰业务的毛利率远远低于鞋类业务。Wind数据显示,过去三个财年,百丽鞋类产品毛利率超过65%,而运动服饰产品的毛利率不足5%,毛利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另一大型体育运动品牌代理商宝胜国际虽然在体量上无法与百丽匹敌,但背靠着控股股东裕元(后者为耐克和阿迪的代工企业),从全产业优势来看,优势更胜一筹。
本土体育品牌的崛起也在挤压百丽的利润空间。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前五大体育用品企业市场份额为:耐克22.1%,阿迪达斯16.7%,安踏10.3%,李宁5.6%,特步4.9%。在过去一年,安踏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交出了史上最好的业绩,李宁的业绩也逐渐复苏,361。的收益也出现了连续5年的增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