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建立3D打印磁铁模型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科研人员将钕、铁和硼的纳米晶体合金粉末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任意形状的磁铁,在室温情况下比其他类型磁铁能储存更多“磁性”能量,具有高矫顽力,且不含钴。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杂志上。
英国研究发现人类感知触摸的新机制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研人员在人类毛囊中发现了一种隐藏的感知机械触摸的新机制。
俄罗斯研究发现电子传输过程中的量子效应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研人员在对二维半金属电子的研究中发现了中观电导率波动现象。
俄罗斯研发高效脱氢催化剂
将氢储存在甲基环己烷和甲苯等有机液体中是储氢和运输氢的重要方向。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研人员用镍和锡取代铂,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氢催化剂,脱氢效率达99.9%,且对储氢载体没有破坏作用,可重复使用。研究结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上。
国外研究表明手性磁体材料可提高类脑计算适应性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表明,利用手性(扭曲)磁体的内在物理特性,可提高机器学习任务适应性,大幅减少类脑计算的能源使用。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双生”恒星相比异常低。
国外研究揭示伯格曼法则背后的遗传机制
一项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沃希托浸会大学、阿拉斯加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通过对北美歌雀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在其身上观察到的显著体型变化的遗传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英国研究表明光可以加速质子在石墨烯中的传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质子传输的方法,可能会改变氢气产生方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韩国开发出双子星天文台专用分光器
韩国天文研究院开发出大型望远镜双子星天文台专用红外线高分散分光器IGRINS-2,并实现首次观测,捕捉到了距地3000光年,质量比太阳大3—4倍并处于死亡阶段的行星状星云NGC7027。
英国建成首个粮食作物微生物组低温库
英国宣布建成全球首个公开资源的主要粮食作物微生物组低温库(UK-CMCB),将致力于保存栽培在英国土壤中的6种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微生物组样本,包括活性微生物、作物根部环境的基因组和DNA序列。
国外研发新型量子气体显微镜
美国和奥地利科研团队联合研发了一种针对磁性原子的新型量子气体显微镜,并使用该设备成功在量子气体中观察到传统实验无法看到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美国新技术可利用超快脉冲探测超材料结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新的激光诱导共振声波谱(LIRAS)技术,利用超快脉冲探测超材料结构。
英国新建散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设施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和曼彻斯特大学建立了新的联合设施——散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
美加联合成立美国—加拿大气候适应性西部互联电网中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出资联合成立了美国—加拿大气候适应性西部互联电网中心,旨在增强电网抵御山火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美国启动Psyche小行星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了一项耗资12亿美元的任务,研究富含金属的小行星Psyche。任务飞船已于10月中旬通过猎鹰重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总行程36亿公里,预计将于2029年抵达该行星。
美国成立国家生物学理论和数学研究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西蒙斯基金会出资5000万美元合作成立了国家生物学理论与数学研究所(NITMB),将汇集数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探索与环境、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广泛主题和行业相关的研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