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
中国国内优良品种草莓栽培的品种很多,全世界共有20000多个,但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中国自主培育的和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有200-300个。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种有硕丰、明晶、明旭、春旭、星都号、石莓1号等品种。
中国草莓主要栽培品种
主要品种 | 简介 |
硕丰 | 硕丰草莓是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MDUS*MDU4493杂交后代中培育而成,1989年通过鉴定。硕丰草莓植株长势健壮,株态直立,矮而粗壮,直立;叶征厚、圆形、平展,叶面光滑;花序高于叶面或与叶面平,每株平均有花序三个,每序平均着生8.6朵花。该品种果实硬度大,极耐贮运,在常温下塑料小盒中保存3-4天不变质。丰产性能好,且小果少,耐高温及抗寒能力均强。休眠深,为晚熟、丰产、多抗的优良草莓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露地栽培。 |
明晶 | 明晶草莓为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从美国品种“日出(Sunrise)”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早熟品种,1998年通过审定。果实大、近圆形、整齐。一级序果平均重27.2g,最大果重43g。果面红色、平整、光泽好,果实硬度较好,果肉红色、致密、髓心小。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8.3%,品质上等。果实硬度较大,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植株较直立,分枝较少,叶片椭圆形,呈匙状上卷,叶较厚、具光泽,叶色较深。株高和株径约33cm。花序低于叶面,两性花,单株平均抽生花序1.8个,每花序平均有9.7朵花。 |
明旭 | 明旭草莓是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以明晶为母本,爱美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1995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平均株高30.6cm,叶大而厚,卵圆形,花序梗较粗,与叶面等高,单株平均有花序1.5个,匍匐茎繁殖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均匀整齐,果面红色有光泽,着色均匀,萼片平贴,易脱萼,果肉粉红色,香味浓,甜酸适口,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维生素C64.3mg/100g。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6.4g,最大果重38g。明旭草莓露地栽培,每亩产量1000kg,高于宝交早生,果实较耐贮运、抗病性强。由于果实基本上是悬空生长,不与地面接触,果实不污染,未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明旭是早熟品种,成熟期比宝交早生提前6天,植株抗寒性强,无冻害。明旭草莓适于辽宁省等北方地区露地栽培,栽培时宜适当密植,每亩栽培1.2万株左右。 |
春旭 | 春旭草莓系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春香或波兰品种杂交育成,2000年审定并命名。植株生长势中等,较开张,株高29cm,冠径约为23cm,叶片长圆形,单株有叶6-10片,叶面光滑,叶柄细长,叶梗基部稍呈红褐色;花序平于或高于叶面,每株有花序2-3个,匍匐茎抽绳能力强,每株可反之匍匐茎苗百余株。果实长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g,最大36g,果面平整,鲜红色,光泽强,种子小,分布细密,略凹于果面,果实柔软,果肉红色。肉质细,汁多,味香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维生素C53.7mg/100g。春旭休眠期短,对低温需求量少(40h以内),耐热,耐旱,也耐低温,较抗白粉病。丰产性好,大棚栽培每亩产量在2000kg左右。春旭草莓在南京地区12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可持续到翌年5月末。春旭草莓适宜设施促成栽培。 |
星都号 | 星都1号草莓和星都2号草莓是中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90年以Allstar(全明星)为母本,丰香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石莓1号 | 石莓1号草莓是中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引进的单株中选育而成,1990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强势,较直立,株高31.3cm。每株平均抽生匍匐茎5.7个,叶片厚,长圆形,色绿,叶面光滑,茸毛少,叶缘锯齿深,托叶大。花序低于或平于叶,果重19.8g,最大果重31g。萼片小,除萼容易。种子深红色,陷入果面深。果实整齐美观、长圆锥形,色鲜红,有光泽,果实硬度大,果肉橘红色,味酸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维生素C98.3mg/100g,糖酸比5.22:1。石莓1号草莓丰产性能好,平均产量为334.6g,畸形果少,抗逆性和耐贮运性均好,抗病性较强,休眠期短,为优良早熟品种。鲜食和加工均适宜,既可露地栽培,也适宜设施拱棚栽培。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产量
中国草莓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区;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虽然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省内各地气候不尽相同,但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雨量集中、东湿西干、平原风大、日照丰富。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5~10℃,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辽东半岛及沿海各地年平均气温均在9℃以上,西丰至新宾一带的东部地区在5℃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500~1000mm,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南部地区多达800~1050mm,西北部地区400~500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省土壤类型和质地虽有差别,但基本满足草莓生长发育要求,加之秋季相对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为草莓提早花芽分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7年辽宁草莓种植面积为10.07千公顷,草莓产量为38.33万吨;2018年辽宁草莓种植面积为10.69千公顷,草莓产量为39.83万吨。
2010-2018年辽宁省草莓产量及种植面积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草莓是辽宁省丹东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品牌优势突出。无论是栽培规模、技术水平、产量品质、三产融合,还是草莓品牌影响力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的有关政策,来保证草莓产业能够得到持续性发展,草莓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18年丹东草莓产量为15.2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14.29%;2019年丹东草莓产量为17.8万吨,较2018年增加2.6万吨。
2014-2019年丹东草莓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丹东市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丹东市草莓产量占辽宁省草莓产量比重下跌严重,2018年丹东草莓产量占辽宁省草莓产量比重仅为38.2%。
2014-2018年丹东草莓产量占辽宁省草莓产量比重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丹东草莓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发展中存在问题
丹东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1500毫米,而且生长季节占70%,基本无需灌水即可满足草莓生长的需要,所以大部分草莓品种在丹东均可栽植,表现品种性状良好。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品种单一、新技术普及度不高、绿色环保问题矛盾突出。
丹东草莓发展中存在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四、解决策略
为了保证丹东地区草莓产业的健康、高效、持续性的发展,充分的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提高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加工企业的配合作用,凭借现金的科学技术,开发新型的环保的产品,占领国内外的草莓市场,不断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草莓产业的附加值,获得更多的利益。
解决策略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