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医药电商按照商业模式可以分为B2B模式、B2C模式、O2O模式等类型。医药B2B电商一般是为医药终端企业或者机构提供药品采购、配送等服务的电商平台,B2B平台多专注于药品批发与流通,服务于上游药企或中小经销商,以及终端药店与医疗机构。2015-2019年间,中国医药B2B电商市场增长迅速,2019年B2B模式销售额突破千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药B2B电商销售额同比有所下滑。2021年以来,随着新医改政策红利、“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加速渗透与转化、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进步的多重因素助推下,电商购药成为首选,医药B2B电商销售额开始恢复增长。2023年中国医药B2B电商销售额为1253亿元,同比下滑18.16%。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院外市场发展,采购量大幅增加,医药B2B电商销售额有望恢复增长。
相关上市企业:九州通(600998)、药师帮(09885)、京东健康(06618)、药易购(300937)、国药股份(600511)、东北制药(000597)、鲁抗医药(600789)、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迈瑞医疗(300760)、迪安诊断(300244)等。
相关企业: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药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北京融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医统天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壹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星汉博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药云健康益药药业(上海)有限公司、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医药B2B电商、销售额、医药流通、医药电商、订单数、订单转化率、网站活跃量、销售结构
一、医药B2B电商行业概述
医药电商,全称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医疗机构、医药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医药公司、医药信息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以盈利为目的,凭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药品、保健品、器械等商品交易活动,但不包括医疗咨询等服务。其交易对象主要是医药和医疗相关商品,形式涵盖了线上批发和零售。根据用户类型和流通渠道划分,医药电商可以分为B2B、B2C、O2O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商业模式各不相同,帮助整个医药流通行业降本增效。
医药B2B电商是主要服务于医药B端,提供药品信息发布、在线采购、在线交易、在线支付、药品跟踪、配合地面仓储和物流等医药流通服务,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高度协同的服务平台。医药B2B电商主要为机构服务,其采购方主要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
二、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从萌芽到兴起,从国家禁止到鼓励发展,我国医药B2B电商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历程受政策影响明显。2011年以前为萌芽探索阶段。1996年,我国医药B2B电商初露端倪,主要围绕医药信息收集、产品广告发布以及药品服用指导等初级功能;2000年,国家批准医药电子商务试点单位,医药B2B模式正式启动;由于市场一度混乱,2004年医药类电商网站被禁止;2005年,禁令解除,医药B2B电商市场被纳入了国家法规。2012-2014年为成长兴起阶段。2012年,天猫医药馆重新开张,成为当时医药B2B电商市场引人注目的市场行为;2014年,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给网上药店带来革命性变化和新的曙光。2015年以来,我国医药B2B电商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并且受到资本青睐,融资事件频发;两票制、带量采购促使药企探索数字化推广方式,为医药B2B电商带来发展机遇;2019年,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医药B2B电商模式凭借超93%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医药电商行业的主导地位。
三、医药B2B电商行业产业链
医药B2B电商产业链上游为药械厂商,包括药品制造商、医疗器械制造商等。产业链中游医药B2B电商根据发起方不同,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B2B采购平台、传统医药流通企业自建B2B平台以及第三方医药B2B电商平台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B2B是由政府牵头、为药品供需双方提供的非盈利性的电子交易场所,数量较少,包括广东省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青海省药械集中采购网等。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将B2B作为销售渠道的线上延伸和扩大,搭建或接入互联网B2B平台进行在线交易,依托药品种类、仓储物流、客户资源、资金等先发优势服务用户,形成了“医药+电商”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九州通网、药易购、上药云健康等。第三方医药B2B电商企业携带互联网基因切入医药领域,搭建B2B电商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药品相关的交易服务,市场化程度高,以价格、服务等优势吸引用户,形成了“电商+医药”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药京采、药师帮、药帮忙等,多为轻资产的新兴企业。产业链下游需求方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和药店,其中医疗机构涵盖医院、诊所、卫生室等,药店包括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它是直接向患者提供所需药品和保健服务的机构,与批发公司集中的功能衔接,将成批的多品种药品拆零供应给附近的患者,使患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所需的各种药品,保证了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零售药店发展,加上药品需求的增长,我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为66.7万家,同比增长7.01%。其中,零售连锁药店门店数量为38.56万家,同比增长7.11%;零售单体药店门店数量为28.14万家,同比增长7%。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的数量都在增加,但连锁门店的增长数量多于单体药店,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未来,中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四、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药品供应链不断发展,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医药流通销售增速下降至2.4%,2021年销售额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恢复,增长至26064亿元,增速回升到8.5%,医药流通展现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围绕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方向与目标,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供应链韧性日益增强,服务水平和流通效率持续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医药流通销售额达到29304亿元,同比增长7.5%。在药品的流通过程中,药品对B端销售额占比最大,超过70%。未来随着医药流通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面向B端的销售额逐步扩大,医药B2B电商必将拥有良好的发展与成长空间。
目前互联网医疗涉及的内容较广泛,业态多样,涵盖医药电商、在线诊疗、健康/疾病管理及内容平台,其中医药电商盈利模式最具确定性。202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以及医药政策的逐步放开,医药电商销售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销售总额2489亿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占同期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8.5%。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1097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44.1%;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1253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0.3%;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139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6%。未来,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将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持续深化变革,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从当前格局来看,B2B模式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稳定的终端需求,仍将维持其在医药电商领域的主导地位。
医药电商按照商业模式可以分为B2B模式、B2C模式、O2O模式等类型。医药B2B电商一般是为医药终端企业或者机构提供药品采购、配送等服务的电商平台,B2B平台多专注于药品批发与流通,服务于上游药企或中小经销商,以及终端药店与医疗机构。2015-2019年间,中国医药B2B电商市场增长迅速,2019年B2B模式销售额突破千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药B2B电商销售额同比有所下滑。2021年以来,随着新医改政策红利、“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加速渗透与转化、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进步的多重因素助推下,电商购药成为首选,医药B2B电商销售额开始恢复增长。2023年中国医药B2B电商销售额为1253亿元,同比下滑18.16%。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院外市场发展,采购量大幅增加,医药B2B电商销售额有望恢复增长。
从医药B2B电商订单数和网站活跃量来看,中国医药B2B电商订单数和网站活跃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和平台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2023年,中国医药B2B电商订单数为8168万笔,同比增长13.49%,占总订单数的22.05%,订单转化率为97.3%。在用户活跃度方面,2023年B2B网站活跃用户量达到136万,同比增长30.77%。未来,随着医药B2B电商订单数和网站活跃量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巩固医药B2B电商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从医药B2B电商销售结构来看,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占比71.7%,其次是中成药类,占比21.9%。医疗器材、中药材等其他品类虽然当前占比较小,但随着医药电商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这些细分领域也展现出可观的发展潜力。未来,医药B2B电商在品类拓展和专业化服务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医药B2B电商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医药B2B电商快速发展,传统医药流通企业B2B电商模式持续深化,新兴第三方B2B电商已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当前,头部平台壁垒明显,药师帮、九州通网、药兜网、1药网、药京采等处于赛道领跑地位,拥有深厚的服务及仓储运输优势,平台产品种类丰富,形成了深度的客户积累。合纵药易购、国药商城、药帮忙、药兜网等正不断向领头羊奋进,第三梯队中,阿康健康、药便宜、未名企鹅等多是由新兴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跨界医药领域,正积极向前发展。
1、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为科技驱动型的全链医药行业综合服务商,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医药流通、医药CSO、医药工业、医药新零售等业态,包括数字化医药分销与供应链业务、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新零售与万店加盟业务(C端)、医疗健康(C端)与技术增值服务、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六大方面。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施由传统的医药分销业务向数字化、平台化和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并结合上下游客户的需求,推行“医药分销+物流配送+产品推广”的综合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司搭建了行业稀缺的“千亿级”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完成了全品类采购、全渠道覆盖和全场景服务的业务布局,并依托千亿平台资源优势,孵化出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新零售与万店加盟业务(C端)、医疗健康(C端)与技术增值服务、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逐步形成行业内具有多业态、多平台等显著特点的“批零一体化”、“BC一体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于B端和C端客户的大健康综合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九州通营业收入为1134.29亿元。
2、药师帮股份有限公司
药师帮是广州速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药师帮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药师帮致力于用数字化赋能院外医药市场的参与者,包括药企、药品分销商、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努力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将医药健康产品及服务带给下游,使用户都能以公平且透明的价格轻松获得大量、全面且有品质保证的药品。药师帮以让好医好药普惠可及为使命,驱动医疗健康生态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通过深耕基层市场,药师帮积累了强大的数据能力,构建并不断完善业务模式,以满足院外医药市场数字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截至2024年,药师帮覆盖49.1万家药店及3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渗透全国98.9%的县域和91.2%的乡镇,其中月均活跃买家达到43.3万个,建立起国内最大的数字化医药交易与服务网络。数据显示,2024年药师帮营业收入为179.04亿元,同比增长5.49%。
六、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1、中小企业倾向个性化发展,行业呈现细分、垂直化发展趋势
当前,行业内形成了传统医药流通企业B2B比拼资源,第三方B2B企业比拼模式的发展局面,进而产生了“大而全”与“小而美”的明显区隔。第三方B2B企业大都立足于自身优势,以单节点切入市场,运行模式具有明显的标签化特征。例如,药聚多以品种齐全为核心功能,致力于打造全国品种最全的第三方药品采购平台;药便宜紧扣行业“采购成本高”的现实痛点,凭借较低的价格吸引用户;终端联盟重点服务于中小连锁、单体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中小B端,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分散终端的“联盟化”。上述三家企业的核心功能分别指向产品、价格和连接,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投身医药B2B电商,在缺少深厚积淀并希望快速切入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将更加倾向于对医药B2B进行个性化的诠释,细分和垂直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打造“药品交易+X”多元化服务,实现向产业链两端的无限渗透
搭建交易平台仅为医药B2B电商最基本的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端生态系统的建设。未来,医药B2B电商平台将利用海量数据及高新技术渗透更多环节,为产业链上下游各端提供“药品交易+X”的多元化服务,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传统行业”的优势。一方面,以信息化手段多维度赋能上游药企,提供定制化营销推广、智慧化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另一方面,为下游医疗机构、药店提供人才培训、门店管理、线上运营等配套服务,提高拉新,续客及盈利能力,最终实现医药B2B电商向产业链两端的无限渗透,彻底打通中间渠道。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医药B2B电商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2025-2031年B2B的投资逻辑与机会,2025-2031年医药B2B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壁垒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