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分为天然维生素E和合成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主要来源于黄豆、油菜籽、小麦胚芽等植物原料,食用安全性高,且由于其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右旋体,因此生物活性高,天然维生素E根据其纯度的不同,已广泛运用于保健品、医药品、食品、饲料添加剂以及化妆品等生产领域,高纯度的天然维生素E更是医药品和保健品的首选。合成维生素E的重要原料为异植物醇及三甲基氢醌,由于其是DL消旋体,生理活性明显低于天然维生素E,但由于合成维生素E可大批量进行生产,产品结构易于调控,价格低,是目前维生素E行业的主流,占比80%左右。
天然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油料作物种子及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中,其中以植物油脂精炼副产品--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含量最多,是目前提取生产天然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目前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工艺主要有化学处理法、蒸馏法、萃取法、生物法、吸附法等,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天然维生素E,提取工艺往往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国外天然维生素E提取工艺较成熟,主要包括:皂化-萃取法、酯化-超临界萃取法、水解-蒸馏法、酯化(酯交换)-蒸馏法等。国内天然维生素E提取方法是将脱臭馏出物中脂肪酸用低级醇进行酯化,然后进行中和,再使其中的甾醇冷却结晶经过滤提出。滤液除去溶剂后,经蒸馏获得较高含量的天然维生素E浓缩物。
天然维生素E及合成维生素E对比
项目 | 天然维生素E | 合成维生素E |
原料 | 黄豆、油菜籽、小麦胚芽等植物 | 异植物醇、三甲基氢醌 |
旋光性 | D型 | DL型,消旋体 |
生理活性 | 合成维生素E的2倍以上 | <50% |
吸收率 | 相对较高 | 相对较低 |
用途 | 高纯度天然维生素E是医药品和保健品的首选 | 畜禽饲粮中添加的维生素E主要为人工合成 |
维生素E是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维生素之一,其下游主要应用于饲料行业、医药化妆品行业及食品饮料行业,其中饲料行业用量最大,占比达到67%,后两者的占比分别为28%和5%。
维生素E下游需求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维生素E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维生素E出口数量基本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游需求偏弱,维生素E出口量下降。我国维生素E主要出口至美国、德国等国家,两国出口占比合计超50%。
维生素E出口数量(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产维生素E粉(50%)市场报价在2010年-2015年经历了连续大幅下跌,一方面是由于新供应商陆续进入市场、产能扩张;另一方面是由于能特科技中间体开始外售,降低了维生素E生产成本。2016年国内环保趋严,多条产线停产限产,叠加年中帝斯曼产线整改,开工率下降,全球供需格局收紧,本轮价格上涨持续至2017年年初,随后能特科技2万吨VE外售,供需改善,价格回落。2017年巴斯夫遭遇不可抗力,一系列维生素中间体停产,维生素E价格再次暴涨。2019年维生素E价格在巴斯夫收购能特科技导致市场供给格局重塑及非洲猪瘟影响下游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呈现震荡行情。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间体及维生素E供应紧缩,叠加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维生素E价格再次上行。在需求回暖的大趋势下,若全球中间体及维生素E产线开工率无明显起色,维生素E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国产维生素E粉(50%)市场报价(元/千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原料间甲酚主要供给位于海外,维生素E供给或受影响。维生素E合成原料间甲酚供给垄断在美国沙索、德国朗盛、日本三井和安徽海华等企业中,海外产能占比81.0%,原料供给受限成为维生素E生产的瓶颈。预计2020年全球维生素E(油)需求量超过10万吨,总供给产能14.7万吨/年。其中,国内供应商能特科技位于湖北荆州,受到疫情影响,预计改造恢复生产进度会受到影响。同时,江苏盐城大丰工业园区复产进度缓慢,海嘉诺1.8万吨/年产能仍在停产中。而海外欧洲巴斯夫和帝斯曼合计4.5万吨/年产能生产或受到疫情影响,实际维生素E有效产能会大幅降低,供给面临短缺。
全球间甲酚供给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维生素E供给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外市场供应减少,仍存进一步下滑可能。当前全球维生素E产能约14万吨/年,其中荷兰DSM、德国巴斯夫产能占比分别为21.8%、14.6%。DSM受中间体间甲酚供应不足影响,2020年产量预计下降20%左右,近期国外疫情形势严峻,部分工厂生产受限,市场现货紧缺,未来不排除供应进一步下滑可能。
全球维生素E生产企业及产能
生产厂家 | 所在区域 | 产能(吨) |
帝斯曼 | 荷兰 | 30000 |
能特科技 | 湖北 | 30000 |
新和成 | 山东 | 20000 |
浙江医药 | 浙江 | 20000 |
巴斯夫 | 德国 | 20000 |
吉林北沙 | 吉林 | 10000 |
北大医药 | 重庆 | 7500 |
合计 | 137500 |
维生素E的生产具有较高的壁垒,合成反应步骤多、工艺路线长,技术要求高、资金壁垒高、产业链配套要求高。因此,长期以来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生产维生素E。
维生素E工业特点分析
工业特点 | 内容 |
技术壁垒高 | (1)传统维生素E生产工艺需要近20步化学反应,技术复杂,需要较强的技术实力;(2)法尼烯法具备反应路线简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对研发和技术要求高,同时存在知识产权壁垒,围绕这一领域未来会出现技术开发的热潮。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艺持续优化和技术进步推动行业整体成本下降,推动行业成长与进步。 |
生产工艺复杂 | 三甲基苯酚、异植物醇和维生素E合成会生成异构体,对工艺要求高,部分反应实现连续化,工段数超过20个,对技术整合、自控技术、生产管理等均有极高要求。 |
规模化及资金壁垒高 | 规模化和一体化一方面对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高前期投资,行业进入存在高资金壁垒,高资金壁垒将阻挡一部分新进入者。 |
产业链配套要求高 | 维生素E行业需要间甲酚、乙酰乙酸甲酯或双乙烯酮等原材料,需要相关的产业链配套,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稀缺性。 |


2025-2031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前景,2025-2031年天然维生素E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