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牛肉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4.92公斤左右,这和世界人均消费量约10公斤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约1倍的差距。这是国内牛肉消费总量将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研究资料显示,中国牛肉需求有望从2008年的600万吨上涨到2015年的740万吨。而与此对应的则是国内牛肉供应增长乏力。牛肉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在600万吨左右徘徊,而牛的存栏数(所有圈养的牲畜数量)更是不容乐观。
1995-2014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应对中国未来牛肉需求将增加的难题,中国国家肉牛产业体系的规划显示,未来该体系将增加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的数量,以加大对国家肉牛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未来市场对牛肉的品质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肉牛养殖的核心指标将是经济效益,而非牛种、规模和存栏量等传统指标。
牛肉价格上涨反映出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想缓解牛肉市场供应压力、解决求大于供的问题,发展基础母牛数量,提高基础母牛存栏量是关键近一时期以来,全国各地的牛肉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有调查表明,供需不平衡是此轮牛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牛肉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牛肉消费量已位居全球第四位。另一方面,随着饲料、人力等成本出现大幅上涨,导致肉牛养殖成本增加,加之养牛前期投资大、肉牛生长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户不愿养牛,造成肉牛存栏量大幅下滑,牛肉供应量出现短缺。与此同时,肉牛收购企业的增多也推高了牛肉价格。在需求大、供应少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2015-2020年中国鲜牛肉批发价格指数走势
注:2014年价格指数=100%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如今,不少养殖大户都愿意收购架子牛来育肥,将一头架子牛养成育肥牛仅需6个月,远比饲养能繁母牛成本低、利润高。而将一头牛犊饲养成育肥牛更是耗时费力。专家表示,如果饲养母牛效益低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母牛存栏量仍将持续降低,长此以往,牛源更加紧张。因此,要想缓解牛肉市场供应压力,解决求大于供的问题,发展基础母牛数量,提高基础母牛存栏量是关键。
从长远来看,解决牛肉供需窘境,必须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一是要从源头入手,稳定能繁母牛生产,加大扶持力度,可以仿照生猪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基础母牛养殖、扩繁给予补贴,从而遏制肉牛数量下滑态势;二是建立健全牛肉收储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剂余缺。此外,对于肉牛养殖企业,要发挥其个体的最大效益,运用订单畜牧方式,加速市场流通,从而保障牛肉市场的稳健发展。


2025-2031年中国牛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牛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牛肉产业优势企业财务数据分析,2025-2031年中国牛肉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牛肉行业投资价值研究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