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分析:政策推动,战略地位不断强化 [图]

一、国家部委政策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1.规划类政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以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通过实施四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改革委办公厅在2020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提出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做到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优化产业发展数字环境、强化网络安全能力保障。2021年国务院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应用顶层设计、加强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运维保障。明确了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主要场景。

人工智能行业规划类相关政策(一)

1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人工智能行业规划类相关政策(二)

2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支持和补贴类政策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人工智能,相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政策支持和补贴涉及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2018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壮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并强调要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装备制造业,新增或修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在技术服务领域,新增人工智能、清洁生产、碳捕集、循环经济等条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在2019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社会服务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服务领域集成应用,支持引导新型穿戴设备、智能终端、服务机器人、在线服务平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产品和服务研发,丰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体验。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降低企业社保负担,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行业补贴支持类相关政策(一)

3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人工智能行业补贴支持类相关政策(二)

4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二、各省市相关政策

 

1.规划类政策

 

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纷纷发布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政策。2023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表《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促进发展人工智能现阶段的任务是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河北省产业信息处为了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在2021年11月发布了《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现阶段需要加强京津冀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设“互联网+”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突破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AI)关键技术。发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知识处理等智能系统,培育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一批量大面广的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深化与华为合作,推动建设廊坊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京津冀人工智能算力新高地。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0月在《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发展人工智能重点需要围绕提升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加快高性能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智能汽车用高性能激光雷达、 边缘计算控制器、自主导航智能控制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聚焦智能装备、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改造升级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加快部署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打造全国一流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在2018年发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强化人工智能科研前瞻布局、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多元创新生态。

 

中国部分省市人工智能行业规划类相关政策(一)

5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部分省市人工智能行业规划类相关政策(二)

6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部分省市人工智能行业规划类相关政策(三)

7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支持和补贴类政策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省市也发表了相关补贴政策。2020年2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表《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实施细则》,其中指出要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和技术标准研制,可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人工智能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2022年7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合肥市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提出支持产业载体建设。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载体建设,对入园(在孵)企业总数达到20家(含)以上且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超过60%(含)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人工智能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补助,每家孵化器累计补助总额最高200万元。以上两项政策当年就高不重复享受。

中国部分省市人工智能行业补贴支持类相关政策(一)

8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0-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投资状况分析,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