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2015年以来,全球高度重视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和应用,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上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基于使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使其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中成熟度相对更高、商业落地较早的技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视觉在泛金融、消费电子、互联网娱乐、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入,估计到2024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同比上涨13.7%。
相关上市企业:商汤-W(00020)、虹软科技(688088)、云从科技(688327)、阿里巴巴-W(09988)、百度集团-SW(09888)、矩子科技(300802)、天准科技(688003)、精测电子(300567)、凌云光(688400)、美亚光电(002680)、先导智能(300450)、劲拓股份(300400)等。
相关企业: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一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水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康耐德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共达地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北京迁移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视觉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投资事件
一、视觉人工智能行业相关概述
视觉人工智能,通常被称为“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来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使计算机能够识别、理解和分析图像和视频中的信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计算机视觉可以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任务,实现对图像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与人视觉相比,计算机视觉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和高精确度等优点,但其理解和推理能力相对有限,面对复杂场景和背景的挑战,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训练。
在当前全球科技持续革新的浪潮中,视觉人工智能行业作为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如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快制定面部识别、指静脉、虹膜等智能化识别系统的全国统一标准和安全规范。2024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2024 版)》,其中提出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的技术要求,包括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移动终端涉及的信息无障碍、适老化等标准。
二、视觉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视觉人工智能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硬件、算法、数据集,其中硬件主要包括芯片、摄像设备、传感器等。中游是指视觉人工智能行业技术、服务的供应商,技术场景包括人脸识别、机器识别、物体识别、OCR识别、场景识别等。视觉人工智能下游主要包括安防、金融、营销、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教育等领域。随着机器学习的不断推进,图像及视频识别准确率持续提升,视觉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三、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被视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这些政策不仅为新兴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健康管理等领域,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实现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同比上涨12.0%,估计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上涨14.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视觉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之一,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2015年以来,全球高度重视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和应用,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上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基于使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使其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中成熟度相对更高、商业落地较早的技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视觉在泛金融、消费电子、互联网娱乐、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入,估计到2024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同比上涨13.7%。
当前,由于视觉人工智能应用昂贵,其商业化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仅在政府安防、广告营销与大型金融机构中有较大规模采用,中国视觉人工智能商业落地能力与商业应用领域仍有待拓宽。在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中,以安防为主要场景的城市管理市场规模最大,2023年市场占比达到45%。
据统计,2015-2018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投资数量及金额持续上涨,但近几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式复杂多变影响,中国视觉人工智能投融资有所降温,2024年投资数量达到49起,投资金额达到66.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3.4%、39.5%。2025年1月(截至1月16日)已发生三起投资事件,分别是景曜科技获得B轮投资、宇泛智能完成数亿元Pre-IPO轮融资、云锦微获得科大讯飞领投的天使投资。除了景曜科技投资金额未透露外,其他两起投资金额均达到数百万人民币以上。
四、视觉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视觉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点。不少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视觉人工智能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平台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工业、安防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市场仍有广阔空间供新兴企业参与。这些新兴企业凭借创新的技术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正在逐步打破行业壁垒,推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商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等。
商汤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核心“深度学习”技术突破,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行业解决方案。商汤成功聚集了当下华人中较有影响力的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科学家。在人工智能产业兴起的大背景下,商汤集团凭借在技术、人才、专利上超过十年的积累,迅速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商汤集团已打造出了算力基础设施AI大装置SenseCore,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赋能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诸多领域。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上半年商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1.39%,归母净利润亏损24.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3%。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致力于视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IoT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公司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为使命,聚焦主业经营,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工作,不断巩固公司在视觉AI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上升14.09%,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上升8.12%。
五、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1、视觉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视觉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均取得了广泛应用,未来,这些领域将继续深化视觉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视觉人工智能将在更多新兴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医疗领域利用视觉技术进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在教育领域利用视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等。这些新兴领域的应用将为视觉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2、积极推动隐私保护技术发展
目前,视觉人工智能已应用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与此产生的隐私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方面,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可能会对个人权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发既能高效处理图像数据又能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将成为必然趋势。如通过局部图像处理和匿名化技术,确保在进行人脸识别等操作时,个人身份信息得到保护;利用加密技术保护传输过程中的图像数据,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和处理各环节的安全等。
3、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
视觉人工智能行业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视觉人工智能仍将受到政策的支持,一方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视觉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意竞争和侵权行为的发生。这将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视觉人工智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精品报告](/assets/images/re_prefix.png)
![2025-2031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http://m.chyxx.com/cover/15/03/981503.webp)
2025-2031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未来视觉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预测分析,中国视觉人工智能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视觉人工智能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