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硅又称金属硅,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即硅冶炼行业生产主要产品,其主要成分为硅元素,也是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的主要原料。近两年,工业硅市场行情整体较好,部分闲置产能重新投产,叠加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国内工业硅总产能有较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硅总产能达700.5万吨,行业工业硅总产量达375.5万吨。
一、定义及分类
硅是非金属元素,呈灰色,有金属色泽,性硬且脆。硅的含量约占地壳质量的26.4%;相对原子量为28.08;密度为2.33g/cm3;熔点为1410℃;沸点为2355℃。硅冶炼指以石油焦、木块、低灰煤等碳质还原剂,将硅矿石经过高温熔炼,把元素硅逐渐从硅石中还原出来的过程。硅冶炼生产的工业产品有精制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三种。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的硅冶炼行业主要依托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行业进行宏观管理,承担产业政策制定、宏观调控等职能。
硅冶炼行业的自律组织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等。其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总会”)的分支机构。硅业分会是由总会中从事硅业生产、科研、设计、应用、设备制造、商贸及产业链前后端相关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会员组成,其构成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主导性。硅业分会坚持为政府、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宗旨,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调研、会议、交流、培训等活动,及时搜集、整理、分析、发布有关信息,向上,为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提出建议;向下,为会员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对内,促进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外,维护中国硅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中国硅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坚持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硅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于1988年1月由原“有机氟行业联合会”和“有机硅行业联合会”合并成立。该协会的宗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履行为氟化工、有机硅会员和企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责;广泛联系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同业组织为会员、行业、政府提供服务,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参与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2、行业相关政策
从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硅冶炼行业的政策导向上来看,国家采取了限制和淘汰落后高耗能产能的产业政策。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变化过程看,硅基新材料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和鼓励,将有机硅单体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品,鼓励各地政府引导支持新型有机硅材料冶炼行业发展,同时指出要加速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升级,促进行业高端化、可持续化发展。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硅冶炼生产原料选择以及还原剂配方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纯度及杂质组分,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工业硅下游光伏、有机硅等行业对工业硅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产品质量的控制技术是工业硅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新进入企业面临的重要壁垒。此外,能耗控制水平对硅冶炼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对矿热炉的结构设计、运行、控制和维护的能力将决定硅冶炼产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释放,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客户壁垒
硅冶炼下游光伏、有机硅等行业对硅基材料的质量及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下游主要企业都希望与产品质量稳定、供应数量有保障的供应商开展合作。因此,硅冶炼企业一旦与下游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通常是比较稳定的,既有硅冶炼企业具备一定的先发者优势。与之相应的,由于使用新供应商的原料对生产工艺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随意调换供应商可能产生一定风险,因此,硅冶炼下游企业在挑选新供应商时是较为慎重的,对新供应商存在一定壁垒。
3、安全和环保壁垒
硅冶炼行业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涉及到高温、高压环境以及危化品的使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需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因此本行业内的企业需在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硅冶炼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矿石的开采、还原剂的准备(如木炭、煤炭、石油焦等)、电力供应等环节。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硅冶炼过程,即将硅矿石与还原剂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硅(也称工业硅)。产业链下游为硅产品加工及应用领域,即将金属硅进一步加工成各种硅基新材料,并应用于电子、光伏、化工等多个领域。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合盛硅业”,是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是硅基新材料一体化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是绿色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公司旗下主要涵盖能源、工业硅、有机硅、碳素、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光伏全产业链、储能等多元业务,相关产品广泛用于航天军工、电子通讯、医疗健康、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2024年第一季度,合盛硅业经营总收入为54.16亿元,同比下降5.46%。
(2)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20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东岳硅材”,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目前东岳硅材已具备了从金属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2024年第一季度,东岳硅材经营总收入为14.25亿元,同比增长1.56%。
五、行业现状
工业硅又称金属硅,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即硅冶炼行业生产主要产品,其主要成分为硅元素,也是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的主要原料。近两年,工业硅市场行情整体较好,部分闲置产能重新投产,叠加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国内工业硅总产能有较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硅总产能达700.5万吨,行业工业硅总产量达375.5万吨。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下游行业需求旺盛
硅冶炼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工业硅和有机硅。其中,工业硅产品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合金制造、光伏材料及有机硅材料等领域。近年来,合金制造行业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光伏材料行业在历经了前几年的大幅波动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从2014年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有机硅材料市场的下游主要集中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军工等领域。有机硅材料有着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步提升,对天然橡胶及石油基材料等传统材料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此外,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硅基新材料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持续向好,将持续为硅冶炼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2)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我国硅冶炼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建成完整的硅冶炼工业体系,产业大部分原材料及下游应用行业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国已超越硅冶炼传统强国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硅冶炼生产和消费市场。我国硅冶炼行业拥有完善、健全的基础科研体系,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覆盖有机硅化学到工程化的各环节、各分支。虽然在系统性、先进性等方面尚不及美、日、德等少数发达国家,但显著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是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3)硅基材料出口前景持续向好
近年来,随着我国硅冶炼产能的增加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硅冶炼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市场。特别是在2014年,我国已结束了有机硅基础聚合物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我国长期保持全球初级形状聚硅氧烷主要出口国的地位。此外,随着全球硅基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海外硅冶炼产能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增长缓慢,未来我国硅冶炼工业在全球竞争市场整体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硅基材料出口需求将日益增长,在此趋势下,全国硅冶炼行业增长态势将持续保持。
2、不利因素
(1)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的硅冶炼市场呈现国际巨头云集,国内企业数量较多的特点,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工业硅领域,近年来国内工业硅有效产能向具有能源价格优势的地区转移的特征明显,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工业硅生产企业间对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有机硅领域,有机硅中间体的主要生产企业规模相近,规模优势并不明显,行业呈现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能力、资本实力全方位竞争的局面。
(2)技术开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仍不足
目前,美国道康宁、德国瓦克等国际巨头均已在国内设立了生产基地。与国际巨头相比,国内硅冶炼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种类较少、产品档次偏低,多数中小规模企业偏重产品销售而对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科研创新人才,导致国内企业新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综合能耗水平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3)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管要求不断提高
政府和社会对硅冶炼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保持从严趋势,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舆论监督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带动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前期投入和生产成本,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七、竞争格局
硅冶炼行业是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硅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硅冶炼行业在产量、技术、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压力增大等挑战。从企业营收、工艺等方面分析,我国硅冶炼行业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代表企业为合盛硅业等龙头企业;第二梯队代表企业为东岳硅材、新安股份等具有较强实力的中型企业;第三梯队代表企业为硅宝科技、江瀚新材、兴发集团等中小型企业。
八、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硅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光伏、半导体、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对高品质硅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硅冶炼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硅冶炼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此外,目前我国硅冶炼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叠加国家鼓励企业整合发展政策效能释放,大型企业集团将加速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硅冶炼行业集中度将日益提升,市场迎来新发展格局的同时,国内硅工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将日益增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