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
2293
0
1
生猪养殖行业202503月报点评:3月行业超卖明显 猪价底部或仍有支撑
3 月标肥价差季节性收窄,行业超卖明显,猪价季节性走弱、但整体强于市场预期,而冻品库存、二次育肥仍有提升空间,预计猪价底部仍有支撑。上市猪企产能仍处释放期,单月出栏量创历史新高。考虑到25 年生猪供给增幅有限,行业成本方差较大,优质猪企或仍可实现可观盈利,持续修复资产负债表。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建议关注神农集团、东瑞股份等。
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经历了产能断崖式下跌与深度调整,2019年行业因疫病扩散触发供给侧剧烈收缩后,通过政策扶持与龙头企业主导的产能修复逐步实现供给端稳定,但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缺失叠加饲料成本周期性波动仍使存栏量呈现锯齿状震荡,上游饲料价格高位运行倒逼中小养殖主体加速退出,下游屠宰加工端在运猪向运肉转型中推动冷链物流体系重构,全产业链呈现政策引导型产能调节加市场化去散户化的双向驱动格局,行业整体向集约化、智能化养殖转型,头部企业凭借生物安全防控壁垒和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而区域性中小养殖户依托本地化灵活性与政策缓冲空间维持生存。
2025年2月全国猪肉(去骨统肉)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26.51元/公斤,同比增长7.7%
2025年2月,全国猪肉(去骨统肉)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为26.51元/公斤,比2025年1月下降1.31元/公斤,环比下滑4.7%,同比增长7.7%,增幅减少6.2个百分点。
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周期演绎 高质量与长盈利
产能供给为猪周期主要影响因素。猪周期指猪价和供需的周期性变化,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造成生猪养殖呈现周期性规律。其中上涨周期路径为:猪价上涨,养殖出现利润,母猪补栏增加,供应增加,价格开始回落。下跌周期依次类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大约10个月后生猪供应量。
2024年7月我国不同规模养殖生猪数据分析:全国散养生猪和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分别为307元和538元
2024年7月,全国散养生猪每头产值2480元,同比增长32.6%,环比增长5.8%;全国规模养殖生猪每头产值2567元,同比增长33.1%,环比增长4%。
生猪养殖专题系列126:如何看待猪价的强现实与弱预期?
猪价呈现强现实与弱预期,综合分析产能去化与二育、压栏影响,我们认为本轮猪价上涨主要是由供需关系驱动。产业预期弱则意味着压栏、二育、大幅补栏等行为将更少发生,这有利于持续性。此外,旺季需求环比增加也有望在四季度进一步推升猪价,当前阶段对养殖板块可以更加积极乐观,全面看好生猪养殖板块,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与神农集团。
生猪养殖业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总结:行业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 建议重点布局猪周期
23 年营收与利润收缩,24Q1 同比减亏。2023 年全年18 家上市猪企合计实现营收5138 亿元,yoy-1.1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 亿,yoy-405.89%
农林牧渔:24Q1行业持仓环比微降 关注生猪养殖及水产链
2024Q1 农林牧渔行业关注度环比小幅回落,具体数据来看,2024Q1 基金重仓农林牧渔行业比例为1.63%,环比-0.14pcts;行业超配比例为0.28%,环比-0.05pcts。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概述:生猪养殖产业为国民刚需,出栏量存栏量回升至正常水平 [图]
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5.27亿头,对比同期减少了0.17亿头, 而随着疫情解封以及国民经济的复苏,我国生猪产业链整体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6.71亿头,同比增加了1.44亿头,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6.99亿头,恢复至疫情前生猪出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