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东方欲晓 产业化奇点临近
2024 年国内氢能政策端亮点:1)顶层重视程度提升,如《能源法》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2)地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快速推进。重点政策包括:①更多省市推动非化工区制氢松绑、危化许可松绑;②绿氢补贴加速出台,主要集中非城市群地区,推动绿氢降本;③储运端:
氢能行业周刊:四川省氢能装备产业园正式启动,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氢能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可以高效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弃风弃光”问题,还可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源,为工业领域提供绿色燃料。为进一步推动氢能发展,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把发展氢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积极谋划布局,全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而氢能装备作为氢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氢能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氢能装备行业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从2018年的112.5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4.9亿元,2023年氢能装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比增长14.62%至234.86亿元。
制储输用全链条布局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等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
氢能行业周刊:多地发布氢能产业政策,重点推动氢能源汽车发展
氢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灵活高效、来源广泛及应用多元的能源形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氢能,一方面可以打破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瓶颈,加速其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和传统油气资源的依赖性,提高我国能源的自给率和安全保障。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氢能相关项目有序进行,氢气产量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同比增长32%,占2021年全球氢气产量的28%。此外,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气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估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达到4291万吨。
氢能行业周刊:长三角最大规模加氢站启动,助力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加氢站作为氢能源产业或者氢能源下游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承载着氢能车辆提供燃料的重任,更是推动整个氢能产业链完善与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张,加氢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积极推动加氢站的建设,行业建设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底,我国共建成加氢站426座,其中2024年上半年共建成加氢站19座。
2024年上半年氢能产业跟踪报告:氢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节能降碳方案实施 2024年氢能景气度提升
2024 年上半年,氢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节能降碳方案促使产业链景气度有所提升。以国家中长期规划为战略引领,五大示范城市群引领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布局,氢能产业未来可期。
氢能行业周刊:企业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制氢项目密集推进
氢能作为绿色能源领域的璀璨新星,承载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我国,氢能已经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并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已在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在交通、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前瞻性的布局研究。截至2023年,上海市已建成15座加氢站,年加注氢气量达到120万公斤,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其在氢能产业发展上的决心与实力。
氢能行业周刊:氢能热潮不减,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开启全新篇章
近年来,氢能产业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关注,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关键力量。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发布或修订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涵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购置补助等多元化激励措施,氢能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目标日益明确。
氢能行业周刊:企业加大氢能开发力度,制氢项目火热推进
根据吉林省2022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吉林省计划到2025年实现制氢规模7万吨/年,2030年增至30-40万吨/年,2035年进一步增长至120-150万吨/年;2025年,吉林省氢能产业规模计划达到100亿元,2035年突破1000亿元。
氢能行业周刊:多地密集发布氢能产业新政,力促核心技术突破与发展
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集聚近200家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了涵盖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企业中,约32%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约11%在燃料电池电堆及相关领域布局,另有约28%的企业在氢气制备、储运、加氢站设备以及加氢站的建设与运营等领域积极展开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