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因其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苗种容易解决等优势,养殖成本较低。因此罗非鱼养殖作为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选项之一被世界所瞩目。我国自1957年从越南引进罗非鱼开始,并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罗非鱼规模性养殖,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家。
罗非鱼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1、罗非鱼生产情况
90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带动国内消费的扩大,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拉动了罗非鱼的海外出口,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从1991年的11.99万吨增至2015年的177.95万吨。近年来,我国罗非鱼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罗非鱼产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164.17万吨。
2014-2019年罗非鱼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27个省市有罗非鱼规模化养殖基地,几乎遍及全国。但受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罗非鱼养殖行业区域性明显,罗非鱼是喜好高温的鱼类。养殖适宜水温带为20~35℃,当养殖水温降到20℃时,其成长明显停滞,降到16℃及以下时就停止摄食,降到14℃及以下时就会潜入水底而死亡。因而,罗非鱼更适宜养于南方省份,而冬季水温低下的北方省份罗非鱼产量较小。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活罗非鱼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销售渠道分析报告》显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5省占据了我国罗非鱼产量的97%。2019年广东省罗非鱼产量达74.40万吨,占全国罗非鱼产量的45.32%;海南省罗非鱼产量为31万吨,占全国罗非鱼产量的18.88%;广西罗非鱼产量25.23万吨,占全国罗非鱼产量的15.37%;云南罗非鱼产量为16.84万吨,占比10.26%;福建罗非鱼产量11.96万吨,占比7.29%。
2019年中国罗非鱼产量区域结构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罗非鱼育苗情况
2014-2018年罗非鱼鱼苗数量呈下降趋势,2014年罗非鱼鱼苗数量为256.45亿尾;2018年下降至200.90亿尾;2019年我国罗非鱼鱼苗数量较2018年同比增长6.94%,达到214.85亿尾。
2014-2019年中国罗非鱼鱼苗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不同种类、品种、品系的罗非鱼生长差异显著,且罗非鱼容易混杂退化。最好和最差的种苗生长速度差异达70%以上。因此,良种鱼苗对罗非鱼养殖生产来说,不单可以缩短养殖时间,提高产品上市规格,提升产量,还可以节省饲料、水电、塘租、人工等的费用,更有利于创造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罗非鱼鱼苗供应相对较为集中,全国有14个省生产供应罗非鱼鱼苗。其中广东省罗非鱼鱼苗产量达101.63亿尾,占比47.3%;海南省罗非鱼鱼苗产量达57.3亿尾;云南省罗非鱼鱼苗产量达21.53亿尾;广西罗非鱼鱼苗产量达18.73亿尾。
2019年中国罗非鱼鱼苗供应区域结构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3、罗非鱼加工、出口情况
我国罗非鱼加工业规模较大,2014年我国罗非鱼加工量达到85.92万吨,占罗非鱼产量的50.6%。近几年罗非鱼加工量有所下降,2019年罗非鱼加工量为55.99万吨。
2014-2019年罗非鱼加工量及其占罗非鱼总产量比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海外对养殖罗非鱼的需求非常旺盛,我国罗非鱼出口量相当大,2014-2018年罗非鱼年出口量达到40万吨以上,2019年罗非鱼出口量出现大幅下降,为27.92万吨。
2014-2019年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025-2031年中国罗非鱼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罗非鱼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共十章,包含国内罗非鱼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罗非鱼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罗非鱼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