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可以分为在用车检测和新车下线检测,其中在用车检测又分为强制性检测和非强制性检测,我国在用机动车的强制性检测分为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三类,前两者分别检测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后者的检测对象为营运车辆。同时,新车下线检测正逐渐在各类大汽车制造厂中得到应用,对保障新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机动车检测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机动车检测行业主要政策
机动车检测站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行政委托。20世纪80年代机动车检测行业起步初期,检验机构主要由行业管理部门采用行政委托的方式加以管理。(2)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标志着检验机构社会化经营的开始,检验机构的管理由原来的行政委托方式转为实施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3)简化审批程序,资格进一步放开。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民营资本加速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民营资本的进入为机动车检测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检测系统需求也得到快速增长。
强制性检测项目最初以机动车安全性能为主,直到上世纪60、70年代,尾气排放导致的污染问题迫使各国家把尾气排放检测纳入为年检的检测项目并愈加重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确立了严格的法律体系,在政府相应机构(大多是交通部、运输部或陆运部)主持下强制执行机动车年检制度,包括德国、英国、瑞典、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美国的多数州都严格实行机动车检测制度。
世界主流国家执行机动车年检制度
国名 | 检查对象 | 定期检查周期 | 实施年份 | 执行检查部门 | |
首次 | 以后 | ||||
美国 | 全部汽车 | 1年 | 1年 | 联邦车检1927年,分州车检1967年 | 交通部,全美汽车维修协会 |
校车等专用车 | 定期或随时 | - | |||
日本 | 运营车辆 | 1年 | 1年 | 1947年 | 国家站:运输省民间站:日本自动车机械工具机协会 |
轿车 | 3年 | 2年 | |||
德国 | 运营车辆 | 1年 | 1年 | 1937年 | 社会机构,技术监督协会 |
轿车 | 2年 | 2年 | |||
法国 | 出租汽车、自用客车、>3.5吨货车 | 1年 | 1年 | 1958年 | 巴黎市为警察局,其他地区为同业者 |
公共汽车 | 半年 | 半年 | |||
澳大利亚 | 公共汽车 | 1年 | 1年 | 1934年 | 运输部 |
轿车 | 3年 | 2年 | |||
货车 | 3年 | 1年 | |||
韩国 | 运营车辆 | 1年 | 1年 | 1989年 | 交通部,韩国交通产业团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用车车龄增长,检测频次增加拉动在用车检测需求。根据公安部《关于贯彻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辆6年内免检政策自2014年9月1日(含)起实施,2014至2020年已经达到6年期限,2014-2015年注册的非运营轿车即将开始检测,我国检测市场需求有望显著提升。同时,随着我国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检测频次将逐步增加,如运营载客汽车超过5年的,检测频次从一年一次提升至半年检测一次;小型非运营载客汽车超过15年的,检测频次也将从一年一次提升至半年检测一次;因此在用车车龄增长,检测频次增加,将拉动在用车检测需求。
我国机动车年检制度
机动车类型 | 安全检验 | 环保检测 |
营运载客汽车 | 5年以内,1次/年;超过5年的,1次/半年 | 各地3至6个月不等,每年还需进行一次技术等级评定检测 |
载货汽车和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 | 10年以内,1次/年;超过10年的,1次/半年 | - |
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 | 6年以内,1次/2年;超过6年的,1次/年;超过15年的,1次/半年 | - |
摩托车 | 4年以内,1次/2年;超过4年的,1次/年1次/年 | - |
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 | 1次/年 | -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机动车检测驱动因素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驱动在用车检测需求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购车的能力及意愿显著提升,机动车以及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201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48亿台,同比增长6.42%;汽车保有量达到2.60亿台,同比增长8.33%;随着我国机动车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我国机动车的检测需求逐步提升,对于检测系统的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二手车销售具备较大增长潜力。伴随我国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拥有汽车的人群更新现有车辆的需求越来越大,二手车交易需求日渐旺盛。近年来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迅猛,二手车交易呈快速增长之势。2012年至2019年,中国二手车销量从479.14万台增长至1492万台,年复合增速达到17.62%。在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普遍高于新车销量,美国的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比例约为4:1。2019年我国新车销量2576.9万辆,二手车销量为1492万台,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比例约0.58,可见未来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二手车交易体系逐步完善将驱动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增长。在二手车交易中,交易双方对标的车辆都有检测需求。检测结果可作为买卖双方客观的定价依据,以及作为经营二手车企业是否提供二手车保修等衍生产品和服务的依据。我国当前二手车交易评估仍以人工判断为主,应用在二手车交易评估的机动车检测系统极少。伴随我国二手车交易体系的完善、大中型评估机构的涌现,对机动车检测系统的需求会快速增加。以平均每个地级城市最低配臵3套二手车评估检测系统,每套二手车评估检测系统60万元测算,全国325个地级以及以上城市累计的潜在市场需求在5.85亿元左右。
中国二手车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机动车检测站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日本每个检测站约服务3000辆汽车、美国每个检测站约服务4000辆汽车,欧洲每个检测站约服务5000辆汽车。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2.4亿辆,国内仅有1.2万家左右机动车检测站。中国每个检测站约服务20000辆车,每个检测站服务的汽车数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检测行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各国每万辆汽车拥有的检测站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个机动车检测站一般配臵为3条安检,4条环检:3汽一柴(环检线)。假设:(1)一条安检线价值量35万/条,环检线30万/条,因此检测站设备费用大约为225万元。厂房建设成本250万元,厂房按照10年折旧,设备按照6年折旧;(2)工业用地每亩5万元,场地占地12亩;(3)假设一个检测站配臵25人,每人一年的工资是6万元;(4)设备每年的更新成本40万元;(5):单个检测站每年车辆检测数量2万台(第一年检测量为1万台));单台车检测检测费用为250元。(6)税收按照15%计算。
通过上述假设,测算出单个机动车检测站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收入约为500万元,净利润约为122.5万元。如果不考虑厂房和设备的折旧,4年左右可以收入成本。2018年国内约有1.2万家机动车检测站,假设单个机动车检测站收入约为500万元,则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
单个检测站的收入和利润测算
项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
成本 | 厂房建设成本(万元) | 25 | 25 | 25 |
设备成本(万元) | 37.5 | 37.5 | 37.5 | |
房租(万元) | 60 | 60 | 60 | |
人员成本(万元) | 150 | 150 | 150 | |
设备维护(万元) | 30 | 30 | 30 | |
收入 | 检测收入(万元) | 250 | 500 | 500 |
税后利润(万元) | 212.5 | 425 | 425 | |
净利润(万元) | -90 | 122.5 | 122.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随着国家对机动车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车主自身对于车辆安全检查重视程度的提升,大部分会倾向于选择具备公信力以及实力较强的检测站进行检测,因此未来我国大部分小型机动车检测站面临整合的局面。
三、机动车检测行业主要企业营收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机动车检测的龙头企业安车检测、南华仪器、华燕交通、云网科技的营收分别为9.73亿元、5.99亿元、4.95亿元、0.93亿元。2019年安车检测、南华仪器、华燕交通、云网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2.2亿元、0.77亿元、0.10亿元。
机动车检测企业营收比较(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动车检测企业归母净利润比较(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安车检测、南华仪器、华燕交通、云网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42.21%、65.44%、44.32%和53.08%;2019年安车检测、南华仪器、华燕交通、云网科技的净利率分别为18.95%、36.7%、14.21%和10.44%。
机动车检测企业净利率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动车检测企业归ROE(摊薄)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机动车检测产业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重点企业案例研究,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