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空军、海军、陆军及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图]

    目前我国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仍较低,正处于由“烟囱式”模式向“联合统一”的跨越阶段,对标美军该阶段C4ISR系统支出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46%。考核期和战略转型的双重影响将推动军队加大对武器装备的采购,进而给行业带来确定性的发展,而新军兵种的成立、新型号的列装以及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也将扩大军工企业的边际变化。

    “三步走”战略迎来首次考核,行业具备确定性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将1997年提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前了15年。我国军队虽然自2015年已开始新一轮军改,逐步实现体制改革和装备的更新,但总体仍保持着以二代装备为主、三代先进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不但尚有部分老旧装备亟须替换,而且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军队建设即将迎来国防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首次考核,该节点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考核节点,为完成考核期目标,我国军队将加大对武器装备的研发采购,进而为行业带来确定性发展机会。

    一、空军

    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随着空军担负使命和任务的变化,我国空军战略在不断发展演变,历经初级的攻防兼备型战略、防空型战略及攻防兼备型战略。2004年空军首次提出“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空军需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进行发展建设,2018年11月中国空军在“庆祝人民空军成立69周年记者见面会”上公布了空军建设路线图,提出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将按照三步走战略设计和展开。未来中国空军将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以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

我国空军战略发展演变

时间
战略类型
主要内容
1949-1956年
初级的攻防兼备
型战略
空军建立初期,担负支援渡海作战、准备解放台湾
的重任,在战略上注重进攻力量建设
1957-1999年
防空型战略
作战任务发生变化,由支援渡海作战变为维护国家
领空安全,建立的是国土防空型空军
1999年以后
攻防兼备型战略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国家利益拓展的要求,空军
由国土防空型转变为攻防兼备型,打造“空天一体、
攻防兼备”战略空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空军公布建设强大现代化空军路线图

第一步
到2020年基本跨入战略空军门槛,初步搭建起“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空
军架构,构建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不断增强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第二步
在实现2020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用一段时间,全面实现空军军事理论、组
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现代化,基本完成空军战略转型,到2035年初步
建成现代化战略空军,具备更高层次的战略能力。
第三步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成为总体实力能够支撑大国地位和
民族复兴的强大空天力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海军

    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相结合转变。我国海军在历经2010年后两次明显的造舰高峰过后,海军装备将从“量”到“质”的发展。当前我国远洋海军需求迫切,装备的大型化与电气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我国海军装备补足编制的需求后将进行大范围的装备更新换代,各型舰艇将逐步进入大型化与电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单舰排水量提高、舰艇自动化程度提高、舰艇电子信息化提高等。

我国海军从近海装备将逐步向中远海装备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陆军

    相比于西方军事强国,我国军队机械化进程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新中国成立时我军仍处于从骡马化向摩步化的艰难过渡,虽然之后国家多次提出进行机械化部队建设,但国家经济薄弱、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机械化进程进展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防工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军正加快推进陆军机械化建设。2015年军改开启后,军队对原有的四总部进行了职能拆分,将7大军区向5大战区调整,建立联勤保障部队以及调整18个集团为13个集团军等,以推进陆军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的转变,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块化发展步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任务需要。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对我国陆军提出明确的发展节点。

    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近几年以运-20、歼-20等为代表的“20”系列先进装备已开始在我军逐步服役,各军兵种在国防战略转型的推动下也将得到“补偿式”发展。新型号的列装不但给对应产业链带来发展契机,同时其逐步的爬坡放量也将使行业保持持续增长,实现一阶导和二阶导的同步放大,并给投资市场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航空装备技术日趋成熟,新型号批产能力提升。我国航空装备领域,在先进战斗机、无人机、矢量发动机和大型运输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多款先进战斗机和无人机亮相,其中歼10B矢量验证机展示了优异的发动机技术能力和气动控制水平,歼-20在进行飞行过程中开启主、侧弹舱,向外展示其作战能力。先进航空装备不断突破表明我国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大部分实现了完全自主,型号科研和批生产交付能力大幅提升。现阶段我国航空产品谱系不断完善,实现了航空装备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由有人向无人、由空中向陆海空全域拓展的三大跨越。

我国部分新型航空装备最新进展

机型
首飞
时间
服役
时间
最新进展
J-20
2011
2017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4架全新涂装的歼-20进行飞行展示,
并开启主、侧弹舱。
Y-20
2013
2017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运-20与歼-20进行编队飞行表演
Z-20
2013
-
2017年直20在央视4套的军事节目中亮相
L-16
2011
2016
2018年11月,空军发布歼-20、歼-10C、歼-16同框照
J-31
2012
-
2017年11月在一档由央视播出的节目中曝光了大歼-31战
机的车间生产组装画面。
翼龙II无人机
2017
外贸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翼龙Ⅱ无人机自用版攻击2型察打
一体无人机进行静态展示
彩虹5无人机
2017
外贸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彩虹5无人机进行静态展示。
BZK-005无人机
不详
不详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外贸型BZK-005E无人机首次亮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现役军用直升机数量达5429架,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俄罗斯现役1448架,位列世界第二。相比之下我国近年直升机发展虽然保持快速上升势头,但仅保有902架现役直升机,数量上相距美俄两国都有较大差距。10吨级“黑鹰”直升机是美军现役直升机中数量最多,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通用型直升机。从诞生至今,“黑鹰”直升机已被美国海陆空三军以及民用航空广泛装备使用。10吨级直升机最契合现代陆航的快速突击要求,无论基于其载员数量还是作战隐蔽性,都更适合现代陆航“班”一级作战体系;同时其平台衍生能力强大,目前无论在美军还是全世界都是数量最多的直升机型号。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通用型直升机主要为13吨级和4吨级,在10吨级领域仍为空白,我们认为10吨级直升机未来有望成为我军的直升机主力,并给当前的直升机产业带来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美国现役各型号直升机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陆军由于90年代初国力有限,没有与世界同步进行大规模换装,目前我国地面装备型号比较繁杂,而且尚有大量老旧装备。大量的换装空间保证了地面兵装企业未来数年的稳健发展,同时新型装备的研发与列装也将为地面兵装企业提供新的业绩增量,根据央视11月23日《军事报道》消息,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官方首次曝光了我军“新轻坦”的正式名称15式主战坦克。

    四、信息化趋势

    相比于西方军事强国,我国军队机械化进程起步较晚,基础较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防工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军正逐步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明显加强了对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1998年至今,我国已发布9部国防白皮书并多次对我国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发展进程进行阐释,反复强调推进军队信息化和机械化复合发展。

    电子信息装备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倍增器”。C4ISR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集合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等功能于一体,用于军事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决策支持和对部队实施指挥控制以及战场管理的军事信息系统,被称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兵力倍增器”。俄罗斯把C4ISR系统看作“继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武器之后军事上的第3次革命”。常规弹药装弹量提升一倍,其毁伤能力仅提升40%,而通过电子信息化装备将其打击精度提升一倍将使弹药毁伤能力提升400%。

    我国军队信息化正由“烟囱式”阶段向“联合统一”阶段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展C2(commandandcontrol)系统,以承担单一的战术作战指挥控制任务,在军事需求牵引和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分散建设、集成建设、网络中心化建设4阶段。根据人民日报2003年新闻,当时美国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占比已达50%,海、空军已达70%,且预计到2020年前后,美军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将全部实现信息化,英、法、俄、日等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届时也将基本实现信息化。相较于美俄等世界军事大国,我国军队目前尚未完成机械化发展,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较低,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仍处于由各个军兵种独立运行的“烟囱”模式向“一体化”作战演变过程中。对标美军C4ISR的发展,我军目前约处于其第二阶段“分散建设”向第三阶段“集成建设”的过渡中。根据美国Frost&Sullivan研究数据,1999年美国C4ISR系统支出约109.5亿美元,2012年C4ISR支出已达到755.3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46%。

美国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

阶段
时间
指挥系统
特征
初创阶段
20世纪50年-70年代
C2
以某一作战区域的指挥所这个“点”为中心,直接连接传感器和武器平台,不
具备和友邻部队进行协同作战的能力
分散建设
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
代中期
C2->C3I->C4I
围绕指挥所建设,处于各军兵种主导的分散建设模式,形成了各军兵种专
用的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了军兵种内部指挥、情报和通信的相互结合,基
本解决了军兵种独立作战的指挥控制问题,但各军兵种指挥信息系统间相
对独立运行,不能互联互通,缺乏跨军兵种的信息共享和作战协同能力
集成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
纪初
C4ISR
信息系统结构规模更大、系统组成要素种类更多,部分实现了跨军兵种互
联互通能力,完成了从“线”到“面”的转变。但系统结构灵活性仍然较差;信
息共享效率低,横向协同困难
网络中心化建设
至今
C4KISR
系统各组成要素能够随时随地动态接入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快速获取和使
用所需的网络、数据、服务等资源;能根据作战任务、战场环境、作战单
元毁伤情况,快速、灵活地对组成要素进行扩充、剪裁和重组;可依据任
务情况,灵活地组织、生成用户所需要的通信、计算、信息、软件等资源,
并快速、合理、高效地为用户提供资源服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国防建设“三步走”计划,目前该计划已进入首个考核期,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亟待考验。目前我国军队仍保持以二代装备为主、三代先进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现有的武器装备中仍存在着不少老旧装备亟须淘换。新强军目标将加速国防装备的更新换代,为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新型号的爬坡放量将拉动产业链保持持续增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