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行业薪酬情况分析
据统计,当前A股3623家上市公司,除去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监管层警告(公司名称前冠以ST或者*ST),以及薪酬数据披露不完全(仅部分年份披露)的上市公司,此次分析样本涵盖28个行业(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的2745家上市公司。
2018年A股人均薪酬排前10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的人均年薪高居榜首,无论是银行业(人均39万元),还是非银金融(券商、保险、信托,人均38.2万元),都远远超过第三名房地产行业(人均23.2万元)将近15万元,达到房地产行业平均薪酬的1.68倍。看来做金融,离钱真的很近。
相比之下,其他七个行业的人均薪酬分布相对集中,在“以20万元为中心,上下3万的区间”波动。
2014-2018年人均薪酬增长率的行业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年间,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游戏、热播网剧、在线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媒体新业态受到市场的追捧,高速增长。这种增长也反映到了行业的平均薪酬上,2014-2018年,传媒行业的人均薪酬复合增长率高达14.97%。
不过,受行业监管趋严,以及前期恶性竞争引发的利润下降的影响,这种高增长的持续性存疑。
另外,采掘、建材、房地产、休闲服务、电子电器、通信等行业的薪酬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随着5G牌照的推出,可以预期通信行业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持续增长。
2015-2018年银行业和非金融(证券、保险、信托)行业的薪酬增长率(同比)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可以看出,受到2015年那波牛市的影响,非银行业的人均薪酬从2014年的31.5万元暴增到46万元,增长率高达46%。牛市之后的三年,则持续呈现负增长。而银行的人均薪酬则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并且在2018年超过非银行业,占据人均薪酬排行榜的榜首。
具体到行业内部的各个企业,薪酬存在较大差异,但是行业龙头往往保持强势。
2018年各银行人均薪酬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可以发现,行业龙头招商银行的人均年薪高达57.7万元,是最后一名常熟银行(人均薪酬23.2万元)的2.48倍。
二、不同岗位薪资对比
1、总体排序与预期相近
从整体来看,从岗位类型来看:投资、研发、企划岗位平均薪资最具竞争力,分别以28.57、27.20、23.65万元的平均年薪包揽前三;生产制造、客服、行政岗位平均依然未能逃脱垫底的命运,分别以11.76、12.29、14.70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列后三名。
各岗位平均薪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财富自由”留给身怀绝技的人
对于一些非研发和IT的技术岗位,其职业成长变化十分迷人:刚入职的基层专员平均年薪仅为6.75万元,到了经理级别也只有18.33万元,然而到了总监级
别却达到惊人的45.52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非研发及IT的技术岗位”人群包括:律师、医生、培训机构的讲师、健身馆的教练、手艺人、咨询师等等。他们依靠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高管与基层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高管与基层员工薪资差距进一步拉大,副总级以上年薪16倍于普通员工。在2018年,职级为总经理及以上(含副总)的平均年薪为112.15万元,总监为41.79万元,经理为20.06万元,专员为6.95万元。最高职级(副总经理级及以上)的收入是基层员工(专员级)的16.14倍。
各职级平均年薪(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不同性质企业薪资对比
从企业性质来看,虽然外企(欧美)在国内受到种种压力,但平均薪资仍为所有企业性质中最高,达32.37万元,涨薪幅度也最大,达9.78%,是个体工商户的两倍有余。
但值得再细分的是:外资(非欧美)的平均年薪则仅为欧美资的84%,为27.27万元,涨薪幅度为8.21%。
不同企业性质平均薪资与涨薪幅度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有企业的平均薪资为30.22万元,位居第二;事业单位则以30.11万元位居第三。而其他企业的平均年薪则均在30万元以下。民营企业的平均薪资为每年22.74万元,涨薪幅度为5.85%。个体工商户的平均薪资涨幅为4.83%。可见,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人力成本上的开销也相对较低。
总体来说,创业公司、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总体薪资水平竞争力仍然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在上市公司中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只能说未上市的民营企业,在薪资水平上,暂时不具有优势。
四、不同地区、省份、城市薪资对比
1、珠三角薪酬即将赶上长三角,东三省垫底
从各大地区的对比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分别以11.99万元、11.89万元、11.05万元的平均年薪包揽前三,而东北地区以6.63万元位列最后一名。随着天津“海河英才”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的发布,京津冀地区的薪资涨幅达到10.08%,超过了珠三角地区。
各地区平均年薪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北上广继续以明显优势领跑全国平均薪资
2018年各省份平均薪资及涨薪幅度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上海、广东的平均薪资仍然稳稳包揽前四名。广东省中,平均薪资深圳领跑13.44万元,比第二名广州(13.01万元)高出0.43万元。
五、2019行业薪酬情况分析
1、预计薪资涨幅迎来断崖式下跌
预期2019年的薪酬涨幅将呈现“跳水”式下跌,薪资涨幅预期的平均值仅为1.07%。其中,民营企业(预计涨幅2.62%)对自己的前景预期虽然保守却最为乐观;而外资企业对前景的预计最为悲观,无论是欧美外资(预计涨幅1.11%)还是非欧美外资(预计涨幅0.08%),对2019薪资涨幅的预期均垫底。
2016-2019年薪酬涨幅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各行业2019薪资前景的分析
对于预计涨薪幅度,=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最乐观的行业,预计薪资涨幅为5.65%,低于2018年的薪资涨幅平均水平;在全部13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预计在2019年的薪酬增长幅度小于1%;最悲观的行业,预计自身薪酬将出现负增长。
【注】此处所说的“平均薪酬”是广义概念,包括底薪、绩效、奖金、福利及分红等。
2019年各行业薪资涨幅预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不同性质企业薪资涨幅预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2019前景持最乐观态度的是物流快递行业,被调研者预计的2019薪资涨幅平均数为5.65%。物流快递的发展势头与新能源起鼓相当,发展的持久力更胜于新能源,是中国当下发展势头最强金的行业。
物流快递行业在2018年进行了多维度的转型,对人员的要求量大,呈现需求量及收入双高的态势。由于抓住了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2019年物流快递业将成为涨薪幅度最大的行业。
物流快递从业人员预计他们2019薪资涨幅为5.65%(2019年全国平均预计薪资涨幅仅为1.07%),将领跑所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行业。随着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有效整治,金融行业一改先前良莠不齐的局面,从业者对本行业在2019的发展也颇有信心,在2019年的预计薪资调研中,金融行业预计自身薪资涨幅的平均值为4.02%,排在第二位。
相对于前几年爆发式的增长,2018年金融行业较2017年平均薪资涨幅仅为5.05%。随着国家的整治管控,金融行业逐渐呈现由“红利时代”向“稳健时代”的转变趋势,整个行业将被剔除糟粕,面临着空前的大洗牌。
汽车行业风光不再,今年的平均薪资排名明显不如去年。再如房地产、互联网及IT行业,发展的势头已大不如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