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点胶机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苏州、浙江等地区,而目前国内自动点胶机生产厂家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光深圳市就有上百家。而苏州、浙江等地多为下属销售公司。
点胶机产业链构成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点胶机属于先进制造业,在全球工业4.0的浪潮推动和国内“制造强国”政策趋势下,先进制造业未来将成为实体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设定“三步走”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从政策部署来看,制造业升级的政策指引包括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等方向,重点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轨交装备等10大领域。
2017年11月20日,工信部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制造强国”战略政策再度加码,主要包括发挥民间投资作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高基础工业水平、推动绿色制造升级、产融结合、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等核心要点。
“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当前阶段,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兴起叠加国内政策驱动,先进制造业有望成为未来我国实体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回顾近年来我国有关促进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如下:
先进制造业相关规划政策
文件名称 | 时间 | 发文机关 | 主要内容 |
《中国制造2025》 | 2015.5 | 国务院 |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 2015.5 | 国务院 | 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工程机械等制造企业完善全球业务网络。加大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制造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鼓励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投资建厂,完善运营维护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同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外企业合作,鼓励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提高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6.3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制造业的发展要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要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 |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6.5 | 国务院 | 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 | 2016.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 | 重点关注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装备问题,以“创新驱动、升级产业,面向需求、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依托工程、形成合力”为基本原则,以关键能源装备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作用,拉动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 2016.8 |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 到2020 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 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
《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 2016.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 到2020 年,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 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同时,将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
《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 2017.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到2020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超过5万家企业开展贯标,遴选确立200家以上贯标示范企业,培训超过100万人次;15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成为政府、行业、企业分业施策的重要依据;形成一批两化融合新方法、新工具、新解决方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018.3 |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大幅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点胶机全球领先企业SWOT分析
- | SWOT分析 |
优势 | 国内企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点胶机部分领域已逐步迎头赶上。普通的点胶机,如一些点胶控制器,国内的模仿技术已经很成熟。在自动化点胶机方面,国内的三轴平台,圆周点胶机等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程,如目前国内的点胶机和平台已完全可满足普通的精度要求。随着 AB 胶的日益广泛使用,灌胶等等工艺的要求也会更高,双液点胶机是点胶机行业另外一个极具潜力的开发领域 |
劣势 | 国内的点胶机普遍存在精度不高,打胶不够稳定的现象,对于部分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只能选择国外的相关产品.对于双组份的点胶设备,技术尚未成熟,国际品牌价格过高,而国内目前的双液机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价格略低且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
机会 | 点胶行业主要用于消费性电子产业,从消费性电子行业的市场份额来看,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需求不断扩大,国内点胶机市场前景广阔 |
威胁 | 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内的制造企业开始进行自动化改造来替代人工,基于市场大且普通自动化简单、门槛低,所以国内厂商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惨烈。 我国大部分厂商不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导致利润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零部件以次充好,造成产品故障率高、使用寿命较短,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声誉。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2年,我国点胶机产能为28.59万台、产量为22.4万台、产能利用率为78.35%。2024年,我国点胶机产能预测为138.71万台、产量预测为112.8万台、产能利用率预测为81.32%。
2012-2024年我国点胶机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2年,我国点胶机产量为22.4万台,2024年,我国点胶机产量预测为112.8万台,我国点胶机产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2012-2024年中国点胶机产量:万台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点胶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内容显示,2012年,我国点胶机市场规模为94.5亿元,2024年,我国点胶机市场规模预测为375.5亿元,我国点胶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2-2024年中国点胶机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2年,我国全自动点胶机市场需求为7.1万台,半自动化点胶机市场需求为13.3万台,2024年,我国全自动点胶机市场需求预测为61.4万台,半自动化点胶机市场需求预测为44.5万台。
2012-2024年我国全自动化点胶机与半自动化点胶机需求分析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2年,我国点胶机产量为22.4万台,市场需求量为20.4万台,2024年,我国点胶机产量预测为112.8万台,市场需求量预测为105.9万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点胶机产量不断增长,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长。
2012-2024年中国点胶机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分析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5-2031年中国点胶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点胶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点胶机行业发展环境洞察及SWOT,中国点胶机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点胶机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