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原料多元化,主要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微生物、海水、山泉水、土壤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等,且使用率逐年递增。动物类原料产品包括蛤、牡蛎等水产贝类,蜂王乳、蜂蜜、蜂胶等昆虫类副产品,鳗鱼精、鱼油、鱼肝油等动物油脂类产品;内脏及胎盘类;软骨和牛骨类骨质品原料;燕窝和其他动物代谢类产品;微生物原料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樟芝、灵芝、冬虫夏草、绿藻和螺旋藻。
一、鱼油
深海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血压,缓解关节疼痛等作用,是近年来国内畅销的保健产品。而进口鱼油产品由于“高大上”的出身,更是受到消费者热捧。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5年全国共检验进口鱼油及产品4.87万吨,货值达9892.5万美元。
目前市场上的鱼油原料分为三个等级:食用鱼油、饲料鱼油和工业鱼油,仅食用鱼油可供人类食用。食用鱼油为深海鱼类体内不饱和脂肪的简称,一般以寒冷地区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鱼类脂肪作为提取来源。而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逐步衰退,海水或淡水养殖鱼类甚至水产加工下脚料被大量用于提炼食用鱼油产品。而国外部分食用鱼油加工企业对鱼油原料管控不严,导致进口食用鱼油产品也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食用鱼油原料来自水产加工回收废料。养殖鱼类及其下脚料提取的鱼油营养价值低,且很多存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以及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长期服用对消费者健康相当不利。
同时,目前国内市场上部分不法商贩从水产加工厂购入低价饲料鱼油甚至工业鱼油,通过精炼提纯来冒充进口深海鱼油产品出售给消费者,或者在进口鱼油中添加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低价油脂,长期服用这类掺假产品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产地不重要,DHA和EPA含量才是鱼油品质关键
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食用鱼油进口主要来自秘鲁、越南、印度、挪威等国,其中越南、秘鲁和印度排名前三,占全部进口量的95%以上,而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口鱼油总量不超过5%。我国市场上的深海鱼油很多都印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字样,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众所周知,影响鱼油品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DHA和EPA的含量;一个是有害杂质的含量。前者决定它的“功效”,后者影响其安全性。但是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这些因素都取决于厂家本身。目前由于深海鱼油的保健品的属性,国内外对它的组成成分并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是否可靠取决于厂家的诚信。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鱼油保健品多为胶囊状,我国相关标准中对该类鱼油胶囊有详细的规定,除了要求DHA和EPA的含量要满足标签中的标示量以外,对其他重金属、致病菌等项目都有明确要求。其实国外市场上曾发生美国、英国多家知名供应商的十余个品牌鱼油多氯联苯超标的情况,因此全进口的鱼油产品也并非万无一失,国内也不乏有质量过关的高品质鱼油保健品。
二、蜂蜜
目前,我国蜂群总数已达到91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九分之一。我国蜂蜜产量从2005年的29.32万吨上升到2014年的46.82万吨,十年增长17.5万吨。2015年我国蜂蜜行业产量约50.5万吨,同比2014年的46.82万吨增长了7.86%,
近几年我国蜂蜜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5-2015年中国蜂蜜行业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我国蜂胶生产与市场基本情况与上年相差不大。2015年,我国蜂胶毛胶的总产量约50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供不应求。由于蜂胶产量供不应求,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致使伪劣、假冒蜂胶充斥蜂胶市场,造成蜂胶原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10-2015年中国蜂胶产品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蜂胶原料收购价格因胶量不同而异。2015年,收购价格120~400元/千克,平均价格250元/千克,基本与上年持平,略有下降。蜂胶产品国内消费市场基本与上年持平。
我国是蜂王浆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世界90%以上的蜂王浆来自于中国。长期以来,我国蜂王浆市场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兼顾国际出口。然而,2013年,与往年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创历史新高,首次超出国内市场。2015年我国蜂王浆出口量713.8吨,金额为19136135美元,同比下降3.90%与5%。
2010-2015年中国蜂王浆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