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汽车减震器产业特点分析
近年来在亚洲产销市场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OICA)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9078.1万辆,同比增长1.15%。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7.0%。
2007-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5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968万辆,同比增长2.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27.4%。
2007-2015年全球汽车销量统计:万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0年全球商用汽车产量为19362284辆,销量为19601863辆,2015年全球商用车产量增至22241067辆,销量增至23366066辆。
年份 | 全球商用汽车产量(辆) | 全球商用汽车销量(辆) |
2010年 | 19,362,284 | 19,601,863 |
2011年 | 20,147,802 | 20,821,367 |
2012年 | 21,025,505 | 21,759,618 |
2013年 | 21,863,249 | 22,783,629 |
2014年 | 22,222,084 | 23,264,054 |
2015年 | 22,241,067 | 23,366,066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0-2015年全球汽车减震器需求量:万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二、世界汽车减震器技术研发进展分析
汽车的“动力回收系统”,能够将汽车制动时产生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力释放的系统。而现在,奥迪表示除了刹车能够发电外,还能利用悬挂进行能源回收。奥迪正在研发汽车减震器发电系统,其名称为eROT。
eROT系统的工作原理:随着轮胎在路面的上下颠簸,动能被这种减震器收集并驱动一个发电机发电以便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这些电能被接入奥迪为下一代车型开发的48v车内电子系统,从而得到充分利用。奥迪称这套能量回收系统在德国的路试中平均可以获得100-150瓦的能量。
全球汽车减震器主要生产商
品牌 | 介绍 |
![]() | 蒂森克虏伯-倍斯登(ThyssenKrupp-Bilstein)是氮气减振器的鼻祖,成立于187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减振器生产商。其不仅为改装界提供产品,同时也是诸多车厂的原厂零件供应商,如奔驰S-Class、E-Class的气压弹簧阻尼可调减振器就是他们的产品。其产品型号有:B 2,B 4,B 6,B 8,B10,B12,B14,B16。配套客户:奔驰、保时捷、奥迪、宝马、大众、AMG、Brabus等。 |
![]() | KYB凯迩必是油压技术方面的先驱领导者,产品几乎覆盖了关于油压的部件。KYB凯迩必夜视日本最大的减振器供应商。著名的TRD、Tom’s等均由KYB代工生产。其主要产品系列有俗称黑筒(加强型)、蓝筒(运动版)和黄筒(降低专用型)等产品。 配套客户:本田、三菱、丰田、马自达、大众、宝马、奥迪、福特等。 |
![]() | 萨克斯(SACHS)为采埃孚(ZF)旗下品牌,德国采埃孚(ZF)集团,简称ZF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传动系统产品专业制造厂家之一。萨克斯(SACHS)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厂避震器制造厂,具有替原厂车辆底盘开发、设计到生产的经验,拥有多达250种车型对应规格的强大资源,能够对竞争对手蒂森克虏伯-倍斯登(ThyssenKrupp-Bilstein)构成挑战。 配套客户:通用、大众、奔驰、宝马、福特、雪铁龙等。 |
![]() | KONI是世界最大的避震器生产厂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荷兰Oud Beijerland,KONI在汽车售后市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其实他们也兼顾原装车市场。FSD自动调整软硬度技术是KONI最新投放市场的全新产品结构,该技术在兰博基尼的Murcielago Roadster、世爵、奔驰SLR上都获得实际应用。其知名产品系列包括1130、1150和Heavy Track等。 配套客户:法拉利、兰波基尼、世爵、奔驰等 |
![]() | 浙江万向马瑞利减振器有限公司是由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和意大利magneti marelli s.p.a组建的。万向以制造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为主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60%以上。国外,是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国际主流汽车厂配套合作伙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12%。玛涅蒂马瑞利为汽车工业设计并制造先进的系统和零部件,公司作为菲亚特集团旗下成员,其业务范围包括动力系统、车灯系统、 子系统、悬架和减震系统、排放系统、售后市场零部件及服务、塑料零部件及模块、赛车系统。 配套客户:南京依维柯、神龙汽车等。 |
![]() | 万都是韩国最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生产企业。该公司是中国地区与汽车底盘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制动、转向及悬挂装置和系统。 配套客户:现代、通用、吉利、长安等 |
![]() | ArvinMeritor(阿文美驰)汽车工业公司是一家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全球性公司,是由Meritor Automotive Inc.(玛丽特汽车公司)和Arvin Industries(阿尔文工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该公司是全球前10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系统、零部件及其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供应商。 配套客户:沃尔沃、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纳威司达等。 |
![]() | AL-KO是一家可以追溯到1940年的汽车减振器生产厂家,爱科的产品同时适用于客车和商用车,服务于全球汽车总装生产商和售后市场。现在爱科已经处于欧洲空气悬挂减振器产品的领先地位。 配套客户:标致、菲亚特、奥迪、宝马、福特、丰田、吉普等。 |
![]() | 京西重工是一家为全球运输工具市场设计并生产制动和悬架系统的高端底盘供应商。2009年新成立的京西重工有限公司收购了前德尔福底盘系统公司。京西重工为首钢总公司、宝安投资公司和房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三方投资创立的合资企业。京西重工的悬架和制动部门曾经是一个著名整车厂的一部分,在生产减振和制动零部件、模块和系统制造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该公司拥有磁流变减振器等新技术。 配套客户:上海通用等。 |
![]() | 特瑞堡(Trelleborg)集团,是总部设在瑞典的一家全球性工业跨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减震与密封件跨国公司,占全球19%的市场,由全球的4个技术中心给予12个国家中的近百家工厂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护套产品研发中心设于法国。无锡特瑞堡减震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橡胶金属减震器。 配套客户: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一汽,一汽大众,武汉神龙,上海汽车,东风日产,一汽,江淮汽车,上汽奇瑞等。 |
![]()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淅川汽车减振器厂是较大的汽车减振器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开发的“捷达”减振器为国内同行业唯一获得一汽大众公司达标证书的企业,并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丹江”牌商标被河南省授予“河南省著名商标”,并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03年至今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国庆50周年阅兵军用车专用减振器的首选厂家。 配套客户:神龙汽车、奇瑞汽车、海马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宇通客车、金龙客车、陕汽、重汽等。 |
![]() | 天津天德减振器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中国时代远望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轿车、微型车、轻型车、卡车和重型车减振器,目前产品覆盖20/ 25/ 28/ 30/ 40/ 50/ 65七大系列。目前公司的年产能350万支。 配套客户:上海通用、郑州日产、天津一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重庆力帆、哈飞、伊朗德塔米克斯、瑞典斯堪尼亚等。 |
![]() | 宁波南方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汽车减振器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目前共有各型减振器5000余种,基本涵盖了世界常用的汽车减振器系列,并拥有设计产能350万支的生产流水线。 配套客户:一汽、东风、通用、北汽、永源、众泰、吉利等。 |
![]() | 锦州立德减振器有限公司是万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减振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97年3月的锦州万得汽车悬架系统有限公司,立德公司继续沿用辽宁省著名商标-万得商标,年生产各类减振器 300万支。 配套客户:哈飞汽车,吉林汽车,金杯汽车,曙光汽车,长城汽车,中兴汽车,吉利汽车,扬子汽车,东风汽车等。 |
![]() | 四川川南减振器集团有限公司1972年成立,1986年成功研发中国第一支液压弹簧复合式减振器,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摩托车、汽车减振器专业生产企业集团。 配套客户:奇瑞,重庆长安,海南马自达,一汽海南,江南奥拓,秦川汽车等。 |
![]() | 该公司的经营业务分汽车橡胶减振器系列,汽车底盘系列和制动系列及焊接产品、表面处理、高档功能沙发系列三个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健身器材、通讯、桥梁、化工、环保等领域。该公司目前是国内主要橡胶金属减振器生产企业之一。 配套客户:依维柯、富康、奇瑞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三、世界汽车减震器生产与贸易分析
2015年全球汽车减震器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0.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153.89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56.32亿美元。
年份 | 进口额:美元 | 出口额:美元 |
2015 | $15,389,211,061 | $15,632,140,861 |
2014 | $16,637,534,851 | $16,687,240,303 |
2013 | $15,943,187,926 | $15,916,913,360 |
2012 | $15,004,251,064 | $14,696,883,288 |
2011 | $14,138,192,305 | $14,003,343,376 |
国家 | 进口额:美元 |
美国 | $16,399,757,533 |
加拿大 | $7,582,201,230 |
墨西哥 | $6,360,543,925 |
德国 | $6,163,617,002 |
俄罗斯 | $4,861,016,006 |
其他 | $35,745,241,511 |
总计 | $77,112,377,207 |
国家 | 出口额:美元 |
德国 | $13,154,237,210 |
美国 | $12,068,609,243 |
中国 | $9,757,658,125 |
日本 | $6,072,123,968 |
墨西哥 | $4,854,750,965 |
其他 | $31,029,141,677 |
总计 | $76,936,521,188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投资风险预警,2025-2031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投资发展策略,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