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体为精细致密的器官之一,它在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手部损伤或者功能的丧失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劳动环境越来越复杂,有的需要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大功率机械设备,有的需要面对高温、高压及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因此劳动过程中手部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手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包括撞压、擦割、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电、化学物质、微生物等在内的多种伤害。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统计表明,在各类导致人们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总量的 1/4左右4。美国自由共同研究组织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劳动防护手套,手部受伤的风险显著降低60%。因此,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劳动防护手套可以大幅降低手部受到伤害的风险,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劳动防护手套是指用于保护劳动者的手或手的一部分免受伤害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使用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针织类劳动防护手套、皮革类劳动防护手套和面料缝制类劳动防护手套等,其中针织类劳动防护手套因其较高的制造水平和生产效率以及出色的产品性能已经成为劳动防护手套的主流。
根据防护功能的不同,针织类劳动防护手套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是指具备特殊防护功能的防护手套,根据其具体防护功能的不同可细分为防机械伤害手套、防化学品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酸碱手套、防放射性手套、防高温手套、绝缘手套、焊接手套等,可满足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各类防护要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冶金、石化、采掘等行业。非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包含具有一般防护功能的普通劳动防护手套和耐寒保暖的生活类手套。
一、行业市场容量及波动原因
为了保证工人在劳动过程的中的安全与健康,世界各国都在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员工必须配戴劳动防护手套,并要求安全生产有关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劳动防护手套本身是工作中的必需品,需求具有刚性,同时由于劳动防护手套属于易耗品,更换频率较高,因此市场容量较大。2000年以来,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呈波动增长的态势。根据联合国统计署创建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 据库UN Comtrade统计,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全球进口额5合计从2000年的8.68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30.94亿美元,累计涨幅达256.45%。
劳动防护手套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及其他作业活动中,因此世界宏观经济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劳动防护手套行业的整体需求水平。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制造业整体疲软,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整体需求下降,全球进口额从2008年的21.20亿美元下降至2009年的17.37亿美元,降幅达18.06%。2010年至2011年,随着全球GDP增速的回暖,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全球进口额创30.3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全球GDP增速放缓,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需求有所减少,全球进口额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
全球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进口额与全球GDP增速
二、主要进出口国分布情况
2015年,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6全球进口总额为30.94亿美元,主要进口地为欧盟、美国和日本,其进口额合计25.04亿美元,占全球进口总额的80.92%。
2015年全球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主要进口国及其占比
2015年,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全球出口总额为29.32亿美元。中国为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为16.6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56.63%。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额与中国差距较大,排名第二的斯里兰卡出口额仅为2.23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7.60%。
2015年全球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主要出口国及其占比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劳动防护手套行业深度调研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成为主要出口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制造业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中国以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完整产业链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随着国内企业在全自动手套编织机生产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我国劳动防护手套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负荷不断加大等原因,已经基本停止在本国进行大规模的劳动防护手套生产,为中国在劳动防护手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中国于2001年11月加入WTO后,主要经济体在纺织领域对中国的限制政策逐步退出,中国作为全球大的纺织品工业大国在劳动防护手套领域的出口额迅速增长,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中国的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出口额从2000年的1.39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6.60亿美元,累计增幅达1,094.24%。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出口额于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均出现了下降,降幅分别为13.11%、1.67%和3.21%,但降幅均明显小于劳动防护手套全球前五大进口国进口额同期19.05%、4.31%和6.96%的降幅。
中国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出口金额及增速
中国制造的劳动防护手套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整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以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为例,全球进口总额中从中国进口的比例由2000年的16.06%逐步攀升至2015年的53.7%,提高了37.64个百分点。
全球功能性劳动手套进口额中从中国进口的比例
三、国内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防护手套产业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的细化和健全中,国人的劳动安全防护意识也较为淡薄,所以总体来说,我国劳动防护手套市场尚不成熟。但未来随着人们的劳动防护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国家的法律越来越健全,作为世界制造或创造工厂的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大的劳动防护手套市场。
目前,我国的劳动防护手套产品还未形成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部分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均呈现出明显的订单驱动型特征,即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能力仅停留在满足订单需求的水平上。总体而言,行业多数企业在研发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国内厂商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主要来自于对国外先进产品的模仿,多数企业很少参与基础理论基础性研究以及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专利与专有技术也较少。只有包括本公司在内的等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在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加大投入研发投入工作,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机械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2、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劳动防护手套行业将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给劳动防护手套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加速了劳动防护手套行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整合,行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许多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劳动防护手套市场小、散、乱的局面已经逐步改变,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提高。此外,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此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劳动防护手套的生产基地,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还将继续,行业的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优势企业将更多的追求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利润率也有望得到提高。
此外,国内劳动防护手套行业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转型升级,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装备,并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大幅提升我国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中国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档次。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产品智能化生产线的改造,并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大幅提升我国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未来,我国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将逐步适应国际消费趋势的主流,由生产低档次产品向高品质、高档次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向价值链顶端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