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唐开元年间道家经典著作《道藏》中将其列为九大仙草之首,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现代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铁皮石斛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作为单一品种收载,并被浙江省列入医保用药。现代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
(1)行业规模
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适合生长于海拔500-1000米、相对湿度60%-75%、透光率60%左右的常绿阔叶林中高大乔木的树干及山地半阴湿石灰岩上,生长季最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因此,铁皮石斛种植及生产企业的区域性分布明显,主要集中于浙江和云南两省。云南因石斛种类丰富,气候环境适宜,以及土地、人工等成本优势,已成为种植栽培的主要区域;而浙江自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实现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种植,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产业化,同时也促进了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根据《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2-2015年),至2011年浙江已在乐清、天台、武义等地建立了80余个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合计种植面积1.3万亩,2011年全省铁皮石斛产值超过20亿元;争取到2015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产业产值达40亿元。根据《云南省石斛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云南省2012年石斛的种植规模为2.9万亩,其中铁皮石斛种植面积2万亩;当年石斛农业总产值17.8亿元;精深加工产值0.8亿元。预计到2016年石斛种植面积将达2.5万亩,其中铁皮石斛种植面积2.5万亩;石斛农业产值80亿元;精深加工产值20亿元。
(2)行业特点
①高科技:铁皮石斛行业涉及试管苗的繁育和组培、无土栽培、人工种植、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加工炮制、深加工产品的配方研究等,均体现了铁皮石斛行业高科技特征。
②高投入:首先,选育铁皮石斛种源需要较大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其次,铁皮石斛种苗的组培、工厂化生产也需要较高的投资,这一特点决定了铁皮石斛种植并非普通农户所能独立完成,需要大型农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的直接参与;最后,在成品加工领域,更需要掌握高科技的提取工艺,从而在设备、技术上需要高投入。
③高风险: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不但种植大棚、苗床、种苗投入巨大,而且铁皮石斛生长周期漫长(如浙江地区的铁皮石斛从种植至第一次采收一般需2到3年),病虫害较多,成活率低,加之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必然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
(3)市场销售情况
从铁皮石斛的销售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其次是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沿海发达城市,包括主产区云南在内的大部分区域还未形成铁皮石斛产品的消费市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铁皮石斛产品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将铁皮石斛茎制成干品,以铁皮石斛、铁皮枫斗为主;二是以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产品,包括颗粒剂、胶囊、片剂、口服液、浸膏等多种剂型;三是鲜品,包括茎、花和叶,其中茎为最重要的销售品。具体情况如下:
铁皮石斛产品类型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铁皮石斛的消费人群来看,与灵芝类似,主要集中于年纪偏大、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群体,因其保健意识较强,有消费铁皮石斛、灵芝等产品的习惯。
(4)行业竞争状况
在铁皮石斛深加工及销售环节,浙江企业处于领先优势。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披露信息,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有2个有药品批文的铁皮枫斗产品均由浙江企业生产,74个铁皮石斛保健食品中有57个由浙江企业生产。浙江已形成以天台、乐清、金华、杭州等为产业集聚区,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森宇药业有限公司、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初步形成了立钻牌、寿仙谷牌、森山牌、康恩贝济公缘牌、天目山牌等主导品牌;而云南企业多集中于种植环节,涉及终端消费环节的较少。


2025-2031年中国铁皮石斛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铁皮石斛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国铁皮石斛部分企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铁皮石斛行业发展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