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项目模式分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全社会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同以往。基于此,需要探索投融资新办法以顺应投融资的新变化和新形势。目前,全国仅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数据显示,在未来 20 年内,要将 4亿-5 亿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至少需要投入 40 万亿-50 万亿元的资金。多年来,中国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成立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市政建设,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债务规模较高,目前宏观形势下政府财力已难以为继。为此,通过 PPP 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将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减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使政府在实施项目与平衡财政预算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大幅增强其投融资能力。
截至11月 20 日,各地方已公布 4326个PPP 项目,总投资约 7.6万亿元,从公布项目的类型看,交通、环保、社会事业和市政是主要涉及领域,交通类项目投资额占比达 67%,社会事业紧随其后,占比达到 15%。交通类项目中,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投资额占比最高,合计占比达 2/3。社会事业类项目中,旅游占比最高,剩余部分占比比较均衡。
各类 PPP项目投资额及数量

PPP项目各类投资占比

交通类 PPP项目细分投资占比

社会事业类 PPP项目细分投资占比

2015年 9月 26日,财政部宣布将以股权的形式投资 PPP 基金,规模为 1500 亿元,各地方政府则相应地成立了百亿级的基金;另外,财政部申请的 2 亿美元主权贷款将用于 PPP 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目前贷款已经落户财政部 PPP 中心,而湖南省正在申请非主权贷款,并与亚行进行了对接。在预计 2016 年 GDP 增速为 6.5%的前提下,2016 年基建规模至少需 16.4 万亿元以上,对应增速 21.63%。2015 年基建投资预计为 13.5 万亿,PPP 融资需求为 2 万亿左右。按照上述数据进行简单估算,2016年 PPP 融资需求约为 2.万亿左右,未来十年 PPP 市场将超过10 万亿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 PPP 模式潜力巨大。
2015 年 9 月 29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的通知,这次共有 206个项目成为 PPP 示范项目,总投资金额 6589 亿元。对比第一批 PPP 示范项目(30 个与 1800 亿元投资金额),第二批 PPP 项目规模大增,数量上达到第一批的 7 倍,投资金额上达到第一批的 3.7 倍。这体现出国家推动 PPP 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的坚定决心。在第二批 PPP 项目中,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仍旧占据较大比重,交通以及市政项目占据了第二批总投资额的 75%。
第二批 PPP项目投资额及数量

第二批 PPP项目各类投资占比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 http://www.chyxx.com)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PPP模式竞争格局调查与产业链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采编:CY303


2025-2031年中国PPP模式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PPP模式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PPP模式垂直化领域分析,PPP模式重点案例及领先企业分析,PPP模式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