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 年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产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提供了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4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235亿元,增速为 20.2%。其中软件产品收入 11,324亿元,增速为 17.6%;信息系统集成收入 7,679 亿元,增速为 18.2%;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 3,841 亿元,增速为22.5%。 2007 至2014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30.42%以上,显著高于同期我国 GDP 的增速。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变化情况
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软件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成长期
当前,我国的软件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未来随着我国软件行业的逐渐成熟,我国软件及 IT 服务收入将持续提高,发展空间广阔。我国企业用户的 IT 需求已经由基于信息系统基础构建转变成基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因此各行业对于基于其自身行业特点的应用软件,连接应用软件和底层操作软件之间的中间件,跨行业的管理软件以及基于现有系统的专业化服务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2)受益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两化融合”战略,我国软件行业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模式是各行业努力的方向。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支柱和先导。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两化融合”的核心,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同时,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也是传统产业的重要辅助因素和推动力量。软件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两化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将会不断激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伴随着未来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双重压力,IT 应用软件和专业化服务的价值将更加凸显。软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3)政府产业支持力度加大,软件行业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1 年,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 号),主要内容包括将软件产业税收减免范围从增值税扩大到营业税,并规划和批准了11 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 6 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2012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了政府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扶持内容,总结回顾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在产业发展思路上突出强调了龙头企业培育、创新体系构建、市场应用推广、产业融合拓展以及产业布局优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财富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财富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财富管理软件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财富管理软件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财富管理软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