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研判: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龙头优势明显[图]

内容概要:麻辣烫口味多样,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消费群体广泛,此外,麻辣烫消费场景多元,既适合一人食,为忙碌的上班族、学生等提供快捷方便的用餐选择,也适合多人聚餐,朋友、家人可以一起分享,选择丰富多样的食材,而且,麻辣烫可堂食、可外卖,适应了现代人多样化的生活节奏和用餐习惯,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2024年我国麻辣烫(含冒菜)行业市场规模达1488亿元,同比增长5.3%。


相关企业: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刘文祥(山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小谷顿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晓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阿上阿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老街称盘麻辣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汤火功夫餐饮有限公司、上海楠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宏福餐饮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厦门纳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麻辣烫市场政策、麻辣烫产业链、麻辣烫市场规模麻辣烫竞争格局、麻辣烫发展趋势


一、概述


麻辣烫(Spicy Hot Pot)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的传统特色小吃,它最初是船工和纤夫在拉纤之余,利用江边的石块、瓦罐、江水以及随手捡拾的树枝、野菜等,加入海椒、花椒等调料创造出来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吃法,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美食,具有方便、自助、快捷等优点。麻辣烫可以说是简易版的火锅,将各种食材放入锅中煮熟或烫熟,再搭配不同的酱料或汤底食用,其特点是无可不烫、无味不有,食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在麻辣烫全国化的发展历程中,它不断与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偏好相融合,逐步演化出各具地方特色的麻辣烫风味,具体来看,西南区域除了乐山麻辣烫以外,还有贵阳酸辣烫、安顺卤汤麻辣烫等;西北区域除了近年热度高涨的天水麻辣烫以外,还有宁夏辣糊糊、定西浆水麻辣烫等;东北则以老式麻辣烫、黏糊麻辣烫为主;华北区域有新乡糖醋麻辣烫、老北京地摊麻辣烫等;华中区域有益阳麻辣烫等;华东区域有湖州鸭货麻辣烫、衢州麻辣烫等,华南区域则有潮汕麻辣烫、牛杂麻辣烫、螺蛳麻辣烫等。

中国各地区特色麻辣烫产品


二、市场政策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春运“情满旅途”活动的通知》、《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麻辣烫行业发展,为麻辣烫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图片1

三、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麻辣烫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蔬菜(如白菜、菠菜、生菜、西兰花等)、豆制品(如豆皮、豆泡、腐竹等)以及各类菌菇、丸子、粉丝、面条等生鲜食材供应商,盐、糖、味精、鸡精、辣椒、花椒、麻椒、八角、桂皮、香叶等调味料供应商,厨房设备、餐具、桌椅、制服等餐饮设备供应商,筷子、勺子、叉子等餐具供应商以及塑料餐盒、纸质餐盒等包装材料供应商;行业下游为终端消费者,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会影响麻辣烫行业的产品研发、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中国麻辣烫行业产业链


2、上游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不论种类还是产量都十分丰富,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蔬菜产量达82868.11万吨,食用菌产量达4334.17万吨,猪肉产量达5794.3万吨,牛肉产量达752.7万吨,羊肉产量达531.3万吨,2024年我国牛肉产量进一步增至779万吨,猪肉和羊肉产量有所下滑,降至5706.0万吨和518万吨,但总体供给仍然较为稳定,我国猪肉、牛肉、羊肉、蔬菜、食用菌等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为麻辣烫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2015-2024年中国猪肉、牛肉、羊肉、蔬菜、食用菌产量统计


3、下游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8227元,同比增长5.3%,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者在餐饮方面的支出预算更为宽松,愿意为高品质、特色化的麻辣烫产品支付更高价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达8411元,同比增长5.4%。从麻辣烫消费者年龄结构来看,目前,我国麻辣烫的消费群体以20-39岁的人群为主,占比高达66.3%,其中,20-29岁占28.8%,30-39岁占37.5%。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食品烟酒支出及麻辣烫消费者年龄结构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麻辣烫口味多样,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消费群体广泛,此外,麻辣烫消费场景多元,既适合一人食,为忙碌的上班族、学生等提供快捷方便的用餐选择,也适合多人聚餐,朋友、家人可以一起分享,选择丰富多样的食材,而且,麻辣烫可堂食、可外卖,适应了现代人多样化的生活节奏和用餐习惯,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2024年我国麻辣烫(含冒菜)行业市场规模达1488亿元,同比增长5.3%。

2019-2024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规模统计


从门店分布来看,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全国麻辣烫门店数达到15万家,其中,广东、山东、河北的麻辣烫门店数位列前三,占比分别达到7.9%、7.6%、6.7%。城市方面,长春麻辣烫门店数超2700家,全国排名第一,哈尔滨麻辣烫门店数超2000家,紧随其后,其次依次为北京、沈阳、深圳、上海、天津、苏州、广州和青岛,麻辣烫门店数均超过1200家。

2025年中国麻辣烫门店数TOP10城市统计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麻辣烫市场格局初定,截至2025年1月,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两大巨头全国门店数分别超过6900家和6400家,稳居麻辣烫第一梯队;刘文祥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门店数分别超1600余家和1000余家,位于第二梯队;觅姐麻辣烫、刁四藤椒麻辣烫等品牌也开出了数百家门店,位于第三梯队;众多门店数不超过100家的品牌以及大量个体经营的街边小店,位于行业第四梯队,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范围有限。

中国麻辣烫行业企业梯队分布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杨国福集团起源于2003 年,其拥有家喻户晓的“杨国福”麻辣烫品牌,主营业务包括餐饮服务和零售运营。餐饮服务方面,通过运用统一化、标准化、易拓展的加盟经营模式实现遍布全国并触达海外的餐厅布局,已在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全球连锁门店超7000多家。

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2)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张亮麻辣烫创立于2008年,隶属于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七年的勠力耕耘,张亮麻辣烫迅速发展为集直营管理、加盟服务、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全球餐饮连锁品牌,下辖28家分公司,拥有直营店100余家,连锁店面数量6000+,在业内树立了广泛知名度及高品质口碑。2019年开始,张亮麻辣烫正式启动全球化店面连锁的战略布局,先后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英国、韩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德国、泰国等19个国家的53个城市建立100+品牌门店,并不断进行品牌升级,为辐射全球餐饮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亮麻辣烫优势


六、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麻辣烫将增加新鲜蔬菜、优质蛋白等健康食材的比例,汤底也趋向低盐、低油、无添加,像轻食鸡胸肉、黑麦荞麦面等健康食材会更常见,此外,除了传统口味,泰式冬阴功、韩式部队锅等异国风味,以及螺蛳粉味、酸汤鱼味等地方特色口味会不断涌现,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麻辣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3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五章,包含行业项目投资建议,2025-2031年中国麻辣烫行业发展预测分析,麻辣烫行业投资风险预警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