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用作农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问题逐渐浮现,如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匮乏,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板结和酸化等严重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促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耕地资源的保护需求共同推动了新型肥料的研究与推广。其中,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肥料,甚至被视为种地的必备之选。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受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增长、精准农业发展、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9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1.44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04.44亿元左右,同比上涨7%。
相关上市企业:根力多(831067)、鲁北化工(600727)、史丹利(002588)、国光股份(002749)、司尔特(002538)、新洋丰(000902)、金正大(002470)、新洋丰(000902)、芭田股份(002170)、富邦科技(300387)、蔚蓝生物(603739)等。
相关企业: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新源氨基酸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江苏立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沃地丰生物肥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盛德源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潍坊市众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山东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绿旺达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生物肥料、培养基、播种面积、市场规模、登记证数量
一、生物肥料行业相关概述
生物肥料又称微生物肥料,狭义的生物肥料主要是指微生物菌剂,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得作物获得特定肥效的肥料制品,也称之为微生物菌肥或接种剂,本身不含有营养元素。广义的生物肥料其有效成分是以有机质(如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为基础,同时复配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活体或其代谢物及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无机养分,能够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同时可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土传病原菌传播,以增强作物抗逆性,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广义的生物肥料涵盖农业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按照其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固氮蓝藻等;(2)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溶磷菌、解钾菌等;(3)分解土壤有机物菌肥,将有机物料腐解、转化形成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包括有机磷细菌肥料、复合细菌肥料;(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肥料等;(5)增强作物抗逆性的肥料,抑制病虫害发生、抗倒伏、抗旱、抗寒及克服连作障碍,包括抗生菌肥等;(6)刺激作物产生生长激素的肥料,产生各种活性物质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促进作物生长;(7)土壤改良和修复,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肥料;(8)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肥料,包括改善农产品外观指标和内在品质指标的肥料。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40年代起,我国开启了对生物肥料的研究,采用引进与自主研发并进的方式,推广使用根瘤菌菌株、抗生物肥料、固氮蓝绿藻肥等的大规模使用。1980-1990年,行业进入初步研发阶段。当时行业研究重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提高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1990-2006年,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96年农业部将生物肥料纳入生产资料登记管理;2000年《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肥料登记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应用效果逐步得到认可。该阶段研究重心在于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或钾、固定空气中的氮等方式为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2006年至今,行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研究中心开发了具有“营养、调理、植保”三效合一的“肥药兼效型”复合微生物肥料。
二、生物肥料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生物肥料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菌种的筛选与培育、培养基、仪器耗材等原材料及设备;自然育种、诱变育种、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产业链的中游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产品。产业链下游主要面向的主体为农户和肥料经销商,终端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林业、土壤修复等行业。
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的基础,它为微生物的快速成长提供营养物质。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等新型生物技术来获得大量常见化工过程难以获得的化工新产品已经付诸现实,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水平,并推进人类社会科技向前发展,是推动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飞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到了2023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167.6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89.9亿元,同比上涨13.31%。
种植业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生物肥料应用效果好,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为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117038.21千公顷增长至2024年119319.10千公顷。随着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对生物肥料的需求也随之不断上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
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用作农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问题逐渐浮现,如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匮乏,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板结和酸化等严重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促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耕地资源的保护需求共同推动了新型肥料的研究与推广。其中,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肥料,甚至被视为种地的必备之选。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受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增长、精准农业发展、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9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1.44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04.44亿元左右,同比上涨7%。
肥料登记证是一种旨在确保生产、使用肥料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保障肥料的质量,推广优质肥料,规范肥料市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也是对肥料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生物肥料登记证数量整体呈现倒“V”走势,2020年中国生物肥料登记证数量达到近几年最高,微1588张,随后数量持续下降,到2023年生物肥料登记证数量降至1187张,到了2024年登记证数量有所回升,比2023年增加94张,但与2020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见我国生物肥料登记审批流程越来越严格,这将进一步推动生物肥料行业规范发展。
在直接审批登记的领域,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依旧是占据主力地位的产品类型。这三类肥料产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市场认可,并且在2024年的登记数据中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实力。而在评审审批产品的领域,土壤修复菌剂的登记数量相对较多,微生物浓缩制剂则紧随其后。这一现象充分表明,这两款肥料产品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并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四、生物肥料行业竞争格局
生物肥料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但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新兴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创新突破,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市场份额。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沃地丰生物肥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黎昊源生物工程(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江苏辉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农业领域节能、环保型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农业生物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瞄准农业高新技术前沿,以农用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型新型肥料为主攻开发方向,大力发展生物科技,开创了“豆科根瘤菌剂产业化工艺”、“ 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生产工艺”、“ 控释肥生产工艺”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功开发生物固氮菌剂、生物解硅菌剂、生防类菌剂,海藻提取物、海藻源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新型控释肥料及功能性水溶肥料等系列节能环保型产品。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生物农业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生物肥料著名品牌,使领先生物成为新型肥料行业的旗舰企业。
沃地丰生物肥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专业研发生产绿色无公害专用肥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沃地丰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微生物发酵反应生产线、微生物培养室、实验室、菌种吸附流水线、原液自动灌装流水线和低温造粒生产线,年设计产能达到40万吨“沃地丰”牌系列肥料。沃地丰的主打产品“沃地丰”牌新型生物肥,选用豆粕、麻饼、骨粉、氨基酸等优质有机物为原料,通过三次生物发酵和腐熟处理,加入多种高活性有益菌群和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腐殖酸等增效剂和缓释剂,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使用。
五、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趋势
1、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对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推动可持续农业政策。生物肥料作为一种绿色替代品,能够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因此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场欢迎。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逐渐增强,偏好选择有机、无化学残留的食品。这一趋势使得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生物肥料,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积极推动复合微生物肥料发展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能够更精准地筛选出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现代生物肥料的配方不仅包括单一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复合微生物的方式,提高肥料的综合效果。例如,添加某些有益菌群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
3、加大微生物肥料的宣传推广
当前,种植户对微生物肥料存在认知和使用方法上的误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积极性还不高。未来,政府可结合市场情况优化补贴机制,以实惠激励农户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积极性,强化政策扶持。同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通过扶植示范农企与农技站科普;通过试验示范展现微生物肥料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展示其优势,提高农户对微生物肥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生物肥料行业区域市场分析,中国生物肥料行业生产企业经营分析,生物肥料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