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目前国内各个厂家在纳秒紫外激光器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功率稳定性控制等多项性能也比较可靠。同时,多年来国家不间断地出台相关政策对激光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通过鼓励激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促进激光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激光制造产业体系。在密集政策的加持下,纳秒紫外激光器产量持续走高。据统计,2023年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产量达到42650台,同比上涨12.8%。随着生产技术不断突破,估计到2024年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产量增长至48550台。
相关上市企业:英诺激光(301021)、福晶科技(002222)、德龙激光(688170)、锐科激光(300747)、大族激光(002008)、杰普特(688025)、长光华芯(688048)、源杰科技(688498)、华工科技(000988)、光库科技(300620)等。
相关企业: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丰恒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英谷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紫光伟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市光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帕科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格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元禄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梅曼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纳秒紫外激光器、工业、产量、需求量
一、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相关概述
纳秒紫外激光器是指脉冲持续时间一般介于几十到几百纳秒的范围内,输出波长为紫外线的脉冲激光器。纳秒紫外激光器具有短波长、材料吸收率高、峰值功率高、热效应小、灵活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在细分市场方面,按照功率不同,纳秒紫外激光器可分为15.0W、10.0W、5.0W和3.0W四种。目前,10.0W、5.0W和3.0W纳秒紫外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本土企业占据以上三种激光器市场较大份额。15.0W及以上纳秒紫外激光器属于高端产品,我国本土企业尚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因此市场大部分由外资企业垄断。
激光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工业制造、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是发展高端精密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激光行业发展,紫外纳秒激光器也将受到政策红利影响也得到快速发展。如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提出将激光器、电子枪、扫描振镜等关键零部件列入鼓励类。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二、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上游主要由光学材料(有源光纤、无源光纤、泵浦合束器、泵源光隔离器、声光晶体)、电学材料(电子元器件、电源)以及机械件(壳体)等部分组成。中游是指纳秒紫外激光器的生产制造。下游是其应用领域,纳秒紫外激光器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电子产品达标、电器外壳标记、太阳能电池加工、消费电子微加工、3D打印、晶圆加工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三、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各个厂家在纳秒紫外激光器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功率稳定性控制等多项性能也比较可靠。同时,多年来国家不间断地出台相关政策对激光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通过鼓励激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促进激光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激光制造产业体系。在密集政策的加持下,纳秒紫外激光器产量持续走高。据统计,2023年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产量达到42650台,同比上涨12.8%。随着生产技术不断突破,估计到2024年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产量增长至48550台。
纳秒紫外激光器以其可控性好、瞬时功率高、加工精度高、热效应小等优势,在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工业领域快速发展,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需求量迅猛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需求量达到47500台,同比上涨12.5%,估计2024年行业需求量得到进一步增长,达到53050台。
随着国内的制造业从传统走向高端,国产紫外激光器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完成了从几乎空白到基本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跨越。就纳秒紫外而言,10 W以下的市场大部分由国产紫外激光器占领。但中、高功率紫外激光器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功率抽运源和脉冲输出等方面。因此,中、高功率紫外激光器需要进口。近年来,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市场发展迅速,国产纳秒紫外激光器需求量占比相对较高,为84%;进口纳秒紫外激光器需求量占比为16%。
四、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市场的竞争中,使得行业竞争激烈。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丰恒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等。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工业应用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及其核心器件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2005年成立于以来,一直专注于激光精细微加工领域,凭借先进的激光器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以及深厚的激光精细微加工工艺积淀,聚焦于半导体、面板显示、新型电子及新能源等应用领域,为各种超薄、超硬、脆性、柔性及各种复合材料提供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目前已拥有纳秒、超快(皮秒、飞秒)及可调脉宽系列固体激光器的核心技术和工业级量产的成熟产品。2024年上半年,公司激光器产品对外销售实现收入0.16亿元,同比减少17.80%,主要受激光器市场持续激烈的竞争影响。激光器对外销售收入中,纳秒激光器销售收入占比36.75%。
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DPSS固体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研发及产业化的公司之一,是全球少数同时具有纳秒、亚纳秒、皮秒、飞秒级微加工激光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激光器生产厂商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实现工业深紫外纳秒激光器批量供应的生产商之一。公司的紫外纳秒激光器销量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应用于芯片制造关键制程的激光器产品获得国外知名半导体装备公司的认可,在消费电子、光伏等领域的模组/设备等产品性能得到客户认可。2024年上半年,公司激光器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上涨48.52%。
五、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发展趋势
1、中高端产品有望加速替代
当前,15W及以上中高端纳秒紫外激光器仍或多或少受限于国外激光器巨头,同类型产品在稳定性、性能以及工业化生产方面与国外都具有较大差距,也导致了价格过高,限制了应用场景。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完善的推动,国内厂商有望在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取得更大突破,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替代。
2、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在主要的大型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对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了“光”时代。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激光应用普及率却比较低,仍处于成长期。随着各行业发展迅猛,产业升级的必要,以及宏观政策影响,有利于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进一步扩大行业应用规模。
3、行业朝着更高功率、更高频率的方向发展
随着客户应用的不断拓展,制造领域对精密加工要求不断增多,对加工尺寸精度、加工位置精度、加工边缘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的吞吐量对紫外纳秒激光器的效率和质量要求颇高,此举倒逼纳秒紫外激光器的不断技术更新和快速发展,纳秒紫外激光器朝着更高功率、更高重复频率的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调研,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风险及对策,纳秒紫外激光器行业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