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两年,受医保控费、集采降价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成药产销量有所下滑,2023年我国中成药产量和需求量分别降至210.60万吨和212.49万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输出,中成药吸引了众多海外患者和医生的关注与认可,中成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2023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量共计1.22万吨。
上市企业:白云山(600332)、云南白药(000538)、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太极集团(603858)、步长制药(600129)、片仔癀(600436)、天士力(002390)、信邦制药(600518)、东阿阿胶(000423)、康美药业(600535)
关键词:中成药产业链、中成药市场规模、中成药竞争格局、中成药发展趋势
一、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成药所处行业为“C27医药制造业”中的“2740中成药生产”。中成药生产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的生产活动。
按剂型不同,中成药可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剂型、液体制剂、气体剂型等类型,其中,固体剂型又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片剂、胶剂、栓剂、丹剂、贴膏剂、涂膜剂等剂型;半固体剂型包括煎膏剂、软膏剂、凝胶剂等剂型;液体制剂包括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气体剂型又包括泡沫剂、喷雾剂等。
按功效不同,中成药可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补益剂、安神剂、开窍剂、固涩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止咳平喘剂、消导化积剂、杀虫剂等类型。
二、市场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中成药产业发展,如: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指出:进一步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管理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鼓励开展中医医疗技术创新,大力研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新药和新型中医诊疗设备。
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诸多政策支持当地中成药产业发展,如:2024年9月,云南省发布《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鼓励中药注射剂、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企业使用GAP基地药材,对标识GAP的中药注射剂、中药给予政策支持,有效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引导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中成药行业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辅料、中成药生产设备、中成药包装等;行业中游为中成药制造;行业下游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药店、电商等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其中,医疗机构是中成药最重要销售终端,此外,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电商渠道也为中成药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所需的中成药产品。
2、上游
在中成药上游行业中,中药材种植为最重要的上游市场,我国中药材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目前,种植品种达200多种,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不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保持稳步增长趋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10万亩,产量达539.8万吨,我国中药材持续增产为中成药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3、下游
从下游消费渠道来看,目前医疗机构是我国中成药最重要的销售终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1070785个,同比增长3.67%,其中,医院数量达38355个,同比增长3.73%,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增加对中成药的需求也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成药市场需求将一步增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产业前景规划报告》
四、发展现状
我国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驱动“肌肉骨骼”“调理保健”“慢病管理”等赛道迎来黄金机遇窗口期,同时,伴随着“新中式养生”等观念的兴起,滋补养生类中成药产品消费群体日益扩大,中成药对国民健康服务的贡献和助力健康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近两年,受医保控费、集采降价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成药产销量有所下滑,2023年我国中成药产量和需求量分别降至210.60万吨和212.49万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输出,中成药吸引了众多海外患者和医生的关注与认可,中成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2023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量共计1.22万吨。
虽然近两年我国中成药需求量有所下滑,但受益于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我国中成药行业市场规模仍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中成药行业市场规模达5474亿元,同比增长6.6%,未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传统中医学的认同,我国中成药发展前景逐渐向好,进一步推动我国中成药行业规模扩容。
五、竞争格局
我国中成药生产历史悠久,生产企业众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目前,我国中成药行业内代表企业主要包括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步长制药、太极集团、片仔癀、信邦制药、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天士力等,其中,白云山是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体改生[1997]139号文批准,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将其属下的8家中药制造企业及3家医药贸易企业重组后,以其与生产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国有资产权益投入,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经营、投资、开发、资金融通,并从事中成药的开发、生产,生物制品、保健药品、保健饮料的生产,以及从事中药、西药及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等业务。从营收情况来看,2024年1-9月白云山营业总收入已完成590.6亿元,瑶瑶领先,其次为云南白药和华润三九,营业总收入分别完成299.2亿元和197.4亿元。
六、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成药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拓展和验证,除了传统的慢性病治疗,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中成药的治疗作用将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全球对中医药认知度和接受度的不断提高,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一些中成药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树立了榜样,未来,更多的中成药企业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产业前景规划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呼吸系统中成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呼吸系统中成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八章,包含国内其它呼吸道疾病用药细分市场竞争分析,国内呼吸系统中成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呼吸系统中成药行业竞争情况分析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