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智能手持终端作为一种先进的便携式产品,能够用于快速、准确地采集和记录各种数据,包括文本、图像、条形码、指纹等,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持终端正逐步释放其内在的增长潜力,尤其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信息化、实现产业的创新变革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相关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生产、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智能手持终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成型,物流运输、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智能电网、车联网、安防监控等热点产业已初具规模,各行业对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38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2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关上市企业:优博讯(300531)、大华股份(002236)、联想控股(03396)、中芯国际(688981)、韦尔股份(603501)、紫光国微(002049)、华工科技(000988)、汉威科技(300007)、敏芯股份(688286)、冠捷科技(000727)等。
相关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辰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汉德霍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视电子读写设备有限公司、无锡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成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智谷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思必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关键词:智能手持终端、市场规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平板电脑出货量
一、智能手持终端行业概述
智能手持终端是指便于携带的数据处理终端,具有操作系统、内存、CPU、显卡、屏幕和键盘、数据传输处理能力、自身有电池,可以移动使用、可二次开发等特性。按照使用领域,智能手持终端可分为工业级手持终端和消费类手持终端。工业级手持终端在性能,稳定性,电池的耐用性都要比消费级的好。按照操作系统,智能手持终端可分为带操作系统手持终端和不带操作系统手持终端。
智能手持终端除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条码扫描、IC卡读写、非接触式IC卡读写、内置信息钮、指纹采集和比对、GPS、GSM/GPRS/CDMA无线数据通讯、GSM/GPRS/CDMA短信通讯、GSM/GPRS/CDMA无线语音通讯、蓝牙通讯等功能,这些功能与具体的应用与系统密切相关,也是智能手持终端选型需要首先考虑的。
二、智能手持终端行业政策
智能手持终端作为一种可携带的电子设备,以其出色的性能和便捷性的操作,正在迅速改变各行业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方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发展。例如,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突破下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量大面广、智能便捷、沉浸体验的消费级终端,满足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新需求。打造智能适老的医疗健康终端,提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质量。2024年11月,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云设备等研发应用,鼓励融合5G的XR业务系统、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智能手持终端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在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下,行业将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三、智能手持终端行业产业链
智能手持终端产业链呈现完整的垂直整合特征,产业链上游为硬件及软件供应。在硬件领域,主要包括承担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组、实现环境感知的各类传感器、确保信号传输的连接器组件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模组等关键部件。软件层面则形成了从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式支撑,包括基础操作系统平台、应用软件开发框架、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条码识读设备等智能手持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物流与仓储、医药行业、零售行业、现场服务、教育行业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持终端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四、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关键入口设备,智能手持终端已经从单纯的通信工具演变成集感知、计算、连接于一体的智能节点,在RFID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加持下,正推动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通过嵌入各类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模块,手持终端实现了对物品信息的智能采集与交互,在仓储物流、零售管理等垂直领域形成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整合,使得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具备边缘计算和智能决策能力,大幅提升了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场景的应用价值。当前,全球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09亿元。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全球智能手持终端仍然存在较大市场空间。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终端市场,其市场规模占比已突破50%,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数字化进程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基础。
智能手持终端作为一种先进的便携式产品,能够用于快速、准确地采集和记录各种数据,包括文本、图像、条形码、指纹等,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持终端正逐步释放其内在的增长潜力,尤其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信息化、实现产业的创新变革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相关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生产、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智能手持终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成型,物流运输、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智能电网、车联网、安防监控等热点产业已初具规模,各行业对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38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2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智能手持终端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条码识读设备等。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设备,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4亿部,同比增长6.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3.7%。智能手机作为手机市场的主流产品,其出货量的持续增长不仅得益于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追求,也得益于手机厂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不断努力。2025年1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450.6万部,同比下降17.0%,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0%。未来,随着全国性消费补贴政策的刺激和5G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延续增长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以及移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终端平台、屏幕技术及高性能存储等技术的进步,平板电脑正逐渐从家庭走向个人移动计算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2985万台,同比增长4.3%,市场迎来回暖。其中第四季度市场出货量为786万台,受库存影响,同比下降3.7%。伴随2025年1月国补政策落地,中国平板市场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3000元左右市场容量预计上半年将明显提升,国产厂商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从厂商出货量来看,华为延续季度市场份额第一,并登上年度出货量首位。产品方面,新品MatePad 11.5 2024弥补了华为在1500元价位段的缺失,新款MatePad Pro 13.2则依托鸿蒙系统提升了平板的互联能力及生产力属性,强化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其次是Apple,在产品方面,iPad Mini产品线在第四季度迎来产品更新,首发出货情况较为乐观。
五、智能手持终端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呈现国内外厂商竞逐格局,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内品牌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展开激烈竞争。国内厂商依托本土化研发和渠道优势加速崛起,而国际品牌则凭借技术积累维持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双方在技术创新、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方面展开激烈角逐。目前,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华为、小米、联想控股、优博讯、大华股份、华视电子、盈达科技、辰想智能、汉德霍尔、成为信息、雨滴科技、智谷联、思必拓等。
1、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DC(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厂商和IoT(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数据终端(PDA)、智能支付终端(智能POS)、专用打印机、智能自动化装备等AIDC终端产品并提供相关的软件及云服务平台。公司的AIDC终端产品是可集成多种软硬件功能的工业级智能终端设备,根据行业客户需求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计算、传输以及打印、金融支付等功能,是公司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以及赋能产业数字化的核心载体和数据入口。以智能终端为载体,搭载为行业场景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云服务平台,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多样化、一体化的数据感知采集和边缘计算能力。通过持续地创新,公司致力于为物流快递、电子商务、零售和服务、生产制造、医疗卫生、食品医药、公用事业、行政执法及金融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服务。公司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数据终端和智能支付终端。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优博讯智能终端营业收入为4.06亿元。
2、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围绕城市、企业的数智化创新与转型,从智能到融合智能,公司全新升级Dahua Think#2.0战略,推动城市业务从改善城市管理到城市高效治理,保障运行有序到城市运行自治,提升公共安全到安全体系升级,生态环境监测到生态协同治理,企业业务从优化安全体系到构建大安全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到构筑数智生产力,辅助经营管理到提升经营决断力,致力于让社会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大华股份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营业收入为120.29亿元。
六、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发展趋势
1、核心技术自主化与创新突破
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正加速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向发展。在硬件层面,国产芯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在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关键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软件生态建设方面,自主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生态快速壮大。产品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折叠屏、屏下摄像头等新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为终端产品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新型计算架构和先进封装技术的引入,正在重塑行业技术路线。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产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转型正在深刻改变行业生产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企业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全流程数字化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整合使终端设备具备更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推动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供应链管理方面,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业链协同效率。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缩短了产品迭代周期,使企业能够更快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3、应用场景多元化与生态构建
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扩展。在保持消费电子市场优势的同时,工业级应用场景快速成长,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深度融合。新兴的元宇宙概念催生了AR/VR设备的新机遇,推动人机交互方式革新。行业生态建设呈现开放化趋势,跨平台、跨设备的互联互通能力持续增强。同时,产品设计更加注重适老化和绿色环保,体现了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多元化发展正在构建更加丰富的终端生态系统。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持终端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手持终端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手持终端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智能手持终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智能手持终端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