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我国食糖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我国白糖生产主要来自甘蔗和甜菜的提炼,其中以甘蔗糖为主。近年来,随着研究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白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能提取不断提升,但受国内糖料生产供应量减少影响,国内白糖生产规模出现小幅下滑。据统计,2023年,我国白糖生产总量为897万吨,同比下降6.17%,较2015年生产规模缩减了159万吨。
关键词:白糖行业发展历程;白糖行业产业链;白糖
一、行业概况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白糖色白,干净,甜度高,主要可分为二大类,即白砂糖和绵白糖。国外食用较多的是白砂糖,绵白糖主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圈内的国家或地区食用较多。各国对白砂糖的标准和分类不尽相同。我国把白砂糖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精制白砂糖、优级白砂糖、一级白砂糖、二级白砂糖。绵白糖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精制绵白糖、优级绵白糖、一级绵白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甜菜制糖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制糖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制糖业的机械化。20世纪30年代,我国兴起了机械化制糖热潮,但未形成机械化制糖工业体系,制糖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阶段。
1949年至1958年是我国糖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恢复了建国前已停产的5座机械化制糖厂,新建了24座日处理糖料1000吨以上规模的大型机械化制糖厂,新增年产糖能力170万吨。与此同时完成了对12万吨土法制糖产糖能力(当时土法产糖总能力为36万吨)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改造。
1959年至1977年,我国白糖业生产进入建设徘徊期。由于“三年困难”和“十年动乱”,全国食糖产量由1958跨1959年制糖期110.25万吨下降到1961跨1962年制糖期31.19万吨。1965跨1966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达到155.4万吨的历史最好产糖水平。文革时期,许多有利于发展糖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受到批判,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糖料与食糖生产十年徘徊停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糖业生产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广泛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为扭转国内食糖市场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经过改革、调整、发展,实现了食糖自给,略有盈余,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1991年至今,我国白糖业跨进市场经济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调整食糖经营管理有关政策,将食糖收购调拨计划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通过对食糖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产糖国之一,仅次于巴西和印度。
二、产业链
甘蔗和甜菜是生产食糖的主要原料,因此白糖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甘蔗种植业和甜菜种植业,我国在糖料种植区域分布上呈“南甘北甜”的格局;同时还包括磨碎机、压榨机、过滤机的制糖设备制造以及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行业。中游主要是制糖行业,白糖制造企业通过对甘蔗、甜菜进行压榨、加热、分蜜等工艺流程得出成品糖。下游消费领域则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其中,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加工(烘焙、糖果、饮料、乳制品等)、凝固剂、去污剂等;民用消费则主要为餐饮行业和居民个人食用。
1、上游
白糖应用范围广泛,属于国家战略储备品之一,因此,甘蔗、甜菜这类糖料产品一直是我国农业种植的重点作物。近年来,由于糖料种植经济效益下滑,使得农户糖料种植整体意愿下降,叠加国内北方玉米扩种,北方甜菜种植面积缩减,导致我国糖料生产供应情况出现波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糖料生产总产量为11372.57万吨,同比增长1.26%,与2017年产量相比缩减了6.27万吨。其中,甘蔗年产量为10456.55万吨,同比增长1.15%,与2017年产量相比增加了16.12万吨;甜菜年产量为916.02万吨,同比增长2.54%,与2017年产量相比缩减了22.39万吨。
受气候条件影响,我国糖料分布呈“南甘北甜”的布局,即甘蔗种植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种植地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全国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之比约为15:1。
从甘蔗产量来看,虽然南部各省均有甘蔗生产,但广西、云南、广东这三省无疑占据了甘蔗产量的头三把交椅,合计甘蔗产量可达全国甘蔗产量的99%。而从甜菜产量来看,类似于甘蔗生产分布情况,北方各省均有甜菜种植,但主要以新疆和内蒙古两省为主,这两省甜菜产量占全国甜菜产量比例可达95%。
2、中游
我国食糖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我国白糖生产主要来自甘蔗和甜菜的提炼,其中以甘蔗糖为主。近年来,随着研究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白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能提取不断提升,但受国内糖料生产供应量减少影响,国内白糖生产规模出现小幅下滑。据统计,2023年,我国白糖生产总量为897万吨,同比下降6.17%,较2015年生产规模缩减了159万吨;行业规模为808.35亿元,同比下降3.71%,较2015年复合增长0.98%。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白糖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受上游原材料生产规模发展变动影响,近年来我国白糖产品生产规模出现缩减,而随着国内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居民食糖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市场白糖供需情况持续偏紧,因此近三年来全国白糖产品销售均价开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白糖市场均价为6346元/吨,同比增长11.22%,较2015年均价复合增长了3.35%。
3、下游
目前我国居民年人均白糖消费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已达到11.5公斤,同时国内食品工业、饮料业、饮食业等用糖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国白糖工业消费的稳步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白糖消费需求有64%来自于工业用糖消费;剩余的36%来自于居民消费,其中居民白砂糖消费量占全国白糖消费总量的27%,居民绵白糖消费占比为9%,白砂糖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要白糖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白糖生产量下滑影响,国产白糖消费总量出现下降态势,部分市场消费空缺则由进口产品补足。除去进口补足产品规模,据统计,2023年全国白糖消费总量为1273.79万吨左右,同比下降了13.42%。
三、发展趋势
1、白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产业消费结构日益高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白糖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冷饮、烘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白糖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此外值得注意是,国内白糖消费以居民直接消费和工业用糖为主,其中工业用糖占比较大。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高品质白糖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
2、国内白糖供应压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的数据,2023/24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996.32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增幅11.03%。这表明我国白糖行业在增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内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限制,白糖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这部分缺口主要通过进口糖来补充。因此自2023年以来,我国糖浆、白砂糖预拌粉进口数量骤增,对国内食糖供应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国内食糖消费被低价糖源所替代,进而导致产销区价格倒挂。在国际糖价下跌后,糖浆、白砂糖预拌粉的进口成本降低,2024年出现进口进一步放量增长趋势,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3、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白糖生产参与者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生产商将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环保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白糖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以在不断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公信力的同时,推动白糖行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白糖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白糖原料市场运行局势分析,2025-2031年中国白糖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白糖行业投资风险及战略研究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