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规模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累计装机容量持续上涨,市场集中度较高[图]

内容概要: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越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18GW,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我国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和距离负荷中心较近等优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9.5万台,共计474.6GW,同比增长20%,其中,海上累计装机容量37.7GW,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9%。


关键词:海上风电、发展现状、竞争格局


一、海上风电行业概述


海上风电是指在潮间带、近海海域等主要区域建立风力发电场,并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使用离岸风力能源的方式。由于海上风力资源更加丰富,风速更稳定,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也更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开展海上风电的开发和建设。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存在稳定性高、发电效率高、土地资源占用少、临近负荷中心利于就地消纳等优势。离岸海上风速通常比沿岸高出20%,且相比陆上很少有静风期,发电时间更长。并且对风电设备而言,陆地地形复杂、粗糙度高,不同高度的风速常常相差很大,导致风电设备易损坏,而海上就很少有此类风险,因此海上风力机可以提供风速更大、更为稳定的电力来源。另外,就我国来说,东部地区经济相对更为发达,发展海上风电更利于就地消纳,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电力损耗。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对比


在大海里植入风机,要考虑复杂的海底地质、海浪波动、水文环境、防腐蚀、防冲刷等问题。同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如何确保海上风电场可以抵御台风的侵袭,也是海上风电建设重点关注的难点。我国海上风电场遍布广泛,按照海水深度可分为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近海风电场和深海风电场。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即在沿海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下至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m水深内的海域开发建设的风电场;近海风电场指在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50m水深的海域开发建设的风电场;深海风电场指在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0m水深的海域开发建设的风电场。海上风机的支撑技术主要有底部固定式支撑和悬浮式支撑两类。其中底部固定式支撑又可分为重力沉箱基础、单桩基础、三脚架基础三种方式;悬浮式支撑又可分为浮筒式和半浸入式两种方式。当水深超50米后,海上风电项目在地质勘测、施工建设南都、投资成本都会大幅提升,要进一步开发远海风能资源,浮动式风电是最优选择。因此,潮汐带及近海域风电场一般采用固定式支撑风电机组,深海风电场一般采用悬浮式支撑风电机组。

海上风电分类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投资战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二、海上风电产业链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大的特点。海上风电产业链上游包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夹层材料等原材料以及叶片、风电铸件、发电机、主控系统、海缆、轴承等零部件,此外还包括运输船舶、大型起重船等辅助设备。中游为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及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维服务。产业链下游即为海上风力发电,包括风能的捕获、电力的生成,到终端电网的输送。

海上风电产业链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风机零部件制造商可以提供海上风电建设所需要的风电机组部件。风电叶片是风电最基础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影响风力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上游风机部件尤其是风机叶片成本将有所下降,产品质量、耐用性、平均寿命将不断提升,推动下游海上风电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上涨。2023年,中国风机叶片市场规模达445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62亿元。另外,辅助装备制造商主要为由船舶设计院及造船厂提供的运输船舶。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辅助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运输船舶及起重船的结构、功能、尺寸、专业度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保障海上风电产业建设。

2021-2025年中国风机叶片市场规模预测


三、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海上风电起源于欧洲,世界上首个海上风电场位于丹麦,于1991年实现并网运行。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但在双碳目标和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海上风电成本下降、风机大型化等因素将驱动装机量持续提升,海上风电迎来快速增长时期。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越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18GW,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我国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和距离负荷中心较近等优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9.5万台,共计474.6GW,同比增长20%,其中,海上累计装机容量37.7GW,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9%。从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风电累计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来看,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长远来看,海上风电的渗透率将会持续提高。

2016-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迅速壮大,整体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向规模化、连片开发与深远海演变。集专业服务、风电机组、辅助设备、海上风电施工、海上运营和关联产业在内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构建,得到大力推动。目前,我国风电存量装机容量以单机容量小于4MW的为主,但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较大,少数风场朝10MW以上发展,2023年我国4MW以下的风电单机累计装机占比仅为5.2%;8.0MW(不含8.0MW)以下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73.2%,比2022年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而10MW以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9.2%,比2022年增长了约8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结构


随着风机技术的成熟,海上风电的单机装机容量飞速提升。2023年6月28日,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平潭外海一期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并于7月19日成功并网发电。此次安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位于福建沿海,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安装的最大风机,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研发制造及运营能力再上新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大型化趋势使得我国海上风电事业在全球竞争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使机组主轴系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承载挑战。


海上风电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地域性。与此同时,包括辽宁、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在其“十四五”能源规划中明确了海上风电的开发目标,并推出了地方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地方利好政策显著刺激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发展,助力我国海上风电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海上风电相关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共有16家。广东省排名第二,共有8家。北京市、福建省、山东省、上海市均有5家,并列第三。此外,在我国湖南、陕西、新疆等内陆地区,部分能源供应企业依托多年积累上下游资源及客户优势,经营业务陆续向海上风电拓展,远程设立风电运维分公司,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上市企业地区分布


国内海上风电建设以EPC模式为主,总承包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承包方因自身装备数量受限或人员储备不足,需要向拥有专业海洋装备的第三方公司采购海洋装备服务或者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目前,国内主营业务中涉及海上风电建设的上市公司包括电气风电、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国海装、东方电气等。从国内企业累计装机容量来看,截至2023年底,电气风电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29.4%;明阳智能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25.7%。同时,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中国海装等企业累计装机容量也占据行业领先位置。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CR5高达92.6%,较2022年上涨约2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较高,并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

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企业分布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投资战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8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六章,包含海上风电机组核心企业研究,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中国海上风电机组产业研究总结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