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属行业
轨道交通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隶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隶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隶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二)行业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行业的主管部门如下:
行业的主管部门
部门名称 | 职能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等 |
交通运输部 | 交通运输部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等 |
国家铁路局 | 隶属于交通运输部,负责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铁路运输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等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拟订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等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会同国家发改委审核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指导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
国家认监委 | 国家认监委主要负责研究起草并贯彻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等 |
国铁集团 | 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国家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管理,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负责国家铁路运输安全,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运输和特运、专运、抢险救灾运输等任务。负责拟订铁路投资建设计划,提出国家铁路网建设和筹资方案建议。负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设项目 |
中国铁道学会 | 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社团,是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铁集团双重领导的全国铁道行业科学技术性的群众组织。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开展国内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交流合作,发展同国内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组织举办相关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国内外调查研究、培训等活动;承办铁道科技成果展;组织铁道科技和科普期刊、书籍、论文集及其它科技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开展铁道行业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等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由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相关业务的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科研院校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开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和技术进步、安全生产、资源经营等领域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建议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颁布时间 | 颁布部门 | 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主要相关内容 |
2018年5月 | 交通运输部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 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在运营基础要求、运营服务、安全支持保证、应急处置及法律责任方面提出明确规定 |
2018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创新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支撑,夯实安全基础,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 |
2017年7月 | 铁路总公司 |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 加强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全面实现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等建设目标,节约建设资金,满足运营需求,发挥投资收益 |
2016年9月 | 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 | 《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6]2029号) | 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委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建城轨装备认证技术委员会,按照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相结合的原则,对车辆、信号系统等重点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逐步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 |
2015年11月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专用设备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 | 该规章旨在进一步规范铁路专用设备市场秩序,促进铁路专用设备质量不断提升,明确了铁路专用设备缺陷召回范围及程序,强化了铁路专用设备生产和使用企业的主体责任,界定了召回各方的法律责任,细化了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 |
2015年5月 | 铁路总公司 | 《铁路机车车辆监造管理办法》 | 规范铁路局设备监造管理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局对机车车辆等铁路装备整车及重要零部件(含电务车载设备)的监造管理 |
2015年4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修正版)》 | 中国铁路交通行业的最高法律文件,主旨是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
2014年5月 | 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专用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 为维护铁路运输安全,加强铁路专用产品认证工作管理制定本办法;铁路总公司对铁路专用产品实行采信认证管理,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具体实施;铁路总公司负责铁路专用产品认证的采信工作和认证产品在使用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 |
2013年12月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 | 进一步规范了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工作,对行政许可事项、许可条件、申请材料、许可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主要变化体现在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和规范审批程序等方面 |
2013年12月 | 铁路总公司 | 《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 | 该规程是动车组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在于维护铁路动车组的技术性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工作进行行业管理,对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单位实施生产资质管理、生产过程质量监督、产品质量验收、产品运用质量评价等追溯管理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颁布时间 | 颁布部门 | 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主要相关内容 |
2020年8月 | 国铁集团 |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 | 力争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达到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力争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形成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铁路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全球铁路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
2020年3月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 | 未来将一手抓智能化,强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城轨交通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城轨交通数字技术应用,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一手抓自主化,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创优能力,持续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品牌。预计到2025年,中国式智慧城轨特色基本形成,跻身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行列。到2035年,进入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前列,中国式智慧城轨乘势领跑发展潮流 |
2019年9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
2017年11月 |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 |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 到2020年,路网布局优化完善,装备水平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营管理现代科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
2017年11月 | 国家发改委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8-2020年)》 | 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
2017年6月 | 科技部、交通运输部 | 《“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力争在2020年实现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方向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国轨道交通作为全局战略性骨干运输网络的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需求,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及相关系统,时速120公里以上联合运输、时速160公里以上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要求、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以上、单位周转量能耗水平国际领先、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完全自主化的技术能力 |
2017年3月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完善铁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健全完善铁路行业监督管理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需的标准;推进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深化标准化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新技术、关键装备、国际先进标准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储备 |
2017年3月 | 国务院 |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道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
2017年1月 | 国家发改委 |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 | 提升铁路路网密度和干线等级,将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作为全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开发性新线和枢纽站场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促进西部高速铁路成网、干线铁路升级、全网密度加大、运营提质增效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财政部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
2016年12月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明确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具体包括,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推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突破产业关键零部件及绿色智能化集成技术。提出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 |
2016年7月 |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 | 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
2016年5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加强重大灾害、公共安全等应急避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
2016年3月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 |
2015年7月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国家铁路局 |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 | 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运营维护及融资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发和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际合作,在有条件的重点国家建立装配、维修基地和研发中心;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整合,提升骨干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 |
2015年1月 | 国家发改委 |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 | 按照统筹衔接、经济适用、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有序发展地铁,鼓励发展轻轨、有轨电车等高架或地面敷设的轨道交通制式 |
2014年7月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 | 《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 铁路发展基金是中央政府支持的、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铁路投融资市场主体。基金的设立和运作要按照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充分考虑铁路行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监督管理作用,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
2014年3月 | 国务院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 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到2020年,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建成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网络;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城市群内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
2013年8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 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机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
2012年7月 | 国务院 |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加强牵引传动、列车控制、制动、通信信号、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平台建设;完善试验验证条件;推进轨道交通装备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 |
2011年3月 | 国家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 将“铁路行车及客运、货运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与装备,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与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建设”和“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 |
2010年10月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将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并在财政、税收、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争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2020年达到15%左右 |
2008年10月 | 国家发改委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
2007年11月 | 国家发改委 |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 对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建设做出了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建设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国际区域运输通道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2006年2月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针对铁路运输装备技术引进确定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原则,提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明确要求以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的核心技术,使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2006年2月 | 国务院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53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城市轨道智能运维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城市轨道智能运维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城市轨道智能运维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